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逝世 被誉为“文哏大师”

2015年05月04日10:00  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逝世 被誉为“文哏大师”

  原标题: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逝世 被誉为“文哏大师”

苏文茂

苏文茂

  央广网天津5月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中午12点23分苏文茂先生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苏老以“文哏”见长,被人誉为文哏大师,将相声“文哏”艺术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哏”是相声的一种表演风格,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说起来比较文雅,含有知识性。文而不温,含蓄隽永,就是对“文哏”最好的说明。“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一生创作和演绎了多部相声作品,深受观众尊敬和喜爱。

  昨天中午12点23分,苏文茂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7岁。他的儿子苏明杰告诉记者,父亲此前已经卧床多年。

  苏明杰:身体状况始终不好,在炕上躺了4年多。真是,他的病就是脑栓塞,堵了之后一点一点的发展到很厉害,后来就有一只眼睛失明了,就说不出来话了,哎,说了一辈子相声,这个时候看的我,看的特别伤心。

  1929年2月,苏文茂生于北京广渠门外楼梓庄。因幼年家贫,12岁时,苏文茂到天津一家药铺当学徒。那时候,他酷爱相声。几经辗转,苏文茂终于结识了常宝堃,并于1943年在天津拜常宝堃为师。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苏文茂开始挖掘更多的传统曲目,排演了多段久未上演的曲目,如《打白朗》、《卖五器》等。在整理传统相声的同时,他还演出了《学习张士珍》、《废品翻身记》、《高贵的女人》、《新局长到来之后》、《红楼百科》等,都成为当时相声曲目的代表作。

  刘俊杰:他在艺术上他追求那种文哏,作为文哏是很难很难的,它的艺术上很多,就是我们相声上应该有效果,应该有包袱,就我这样说可以有包袱,但这样说就俗了,他宁肯不要,他就一直坚持着这样。

  苏文茂先生一生创作和演绎了众多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相声艺术作品,然而临终时却嘱托不想以大师与大家为自己的称谓。

  苏明杰:临终的时候,就是说,前两年还能说话,我说您要个什么称谓啊,他说我不要大师,我也不是什么大家,我要一个人民艺术家。

  可以看得出苏文茂先生的确是当得起大师、大家这个称谓,其实苏先生不仅仅是相声界的大师,在他的徒弟眼中,苏文茂更是人生的导师。

  相声演员刘俊杰作为弟子追随苏文茂50余年,他说,跟师傅学做人让他受益匪浅。

  刘俊杰:他很少有私下里说人不好,没刨过人,但是他又直言不讳。发现你有毛病他可以当面跟你说,而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在一般常人不能为的。比如说他是文哏,他不说粗俗的,伦理的不说,讽刺残疾的他不说,最后先生给人留印象是那些别人拿不动的。

  得知大师去世的消息,众多业内人士纷纷悼念。编剧史航感叹“苏先生说的格外有味”,“现在有味道的人渐渐少了,渐渐远了。”天津文联原党组书记孙福海表示,苏文茂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一些处事方式值得现在的艺人学习、借鉴。

  孙福海: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本身经纪上不富裕,可是不做广告。为什么不做广告,他说我不反对别人做广告,我不做广告是因为我不懂,最重要的我要对得起喜欢我的观众。所以苏先生一辈子拒绝了许多这种高报酬的。

  据了解,苏文茂先生的追思会预计将于5月9号左右在天津举行。我们在这里也祝福苏文茂先生一路好走。

(来源:中国广播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