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建粉丝团”的五台山传统文化“朝圣之旅”

2015年05月03日20:52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一个“古建粉丝团”的五台山传统文化“朝圣之旅”

  新华网太原5月3日电(记者王学涛)山西五台山大宝寺内,2日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建讲座。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热烈讨论,3小时后,60余名听众报以热烈掌声。

  “这一趟旅游长见识了。”40多岁的专职导游张文忠说,他带团来五台山已有百余次,但这次自费报团当游客还是头一遭,就是想学习古建专业知识。

  的确,这个旅游团并不寻常。它由民间自发组织,发起人之一是山东古建爱好者唐大华,他因寻访山西古建筑700余处,通过在微博、微信上图文并茂地呼吁抢救古建,而被网友所熟知。60余名游客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有中学生、博士生、警察、商人等。

  “我搞现代建筑是为了养家糊口,对古建筑纯粹是喜欢。”39岁的李涛说,四年前,他通过微博结识了唐大华,之后时刻关注山西古建情况,得知这个活动后,就踊跃报了名。

  原来,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五台山唐代大木作及彩塑考察”。作为“古建粉丝”,五一小长假三天,他们要参观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单体木构建筑南禅寺、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古建筑佛光寺东大殿、世界文化遗产地五台山寺庙群等。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张根宝说,他对古建筑有浓厚兴趣,通过书籍和影像资料早已了解了很多,但这次来山西看到了实物,感到很震撼。

  山西是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品类齐全,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而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顶峰之作,山西元代及以前早期建筑约占全国同期建筑存量的80%。

  虽然五台山境内气候多变,不少游客被绵绵细雨打湿了衣服和鞋袜,同时三四个人共住一室的住宿条件也较简陋,但“古建粉丝团”的游客们却并不在意。

  一位叫小舒的山东游客说,条件艰苦可以克服,关键是想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文物,听到专业的讲解。她说自己去年曾走访过这些建筑,但看不懂,今年有专业人士指导,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个“古建粉丝团”中还有不少亲子组合。来自上海的妈妈赵晓燕表示,上海满眼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儿子还没有见过上千年的古建筑。她认为,孩子成长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

  太原五中高二学生杨昱浩从小接受国学教育,并曾在山西博物院当过志愿者。他告诉记者,“这次收获挺大的,看了唐代建筑后,我被唐朝开放、自信、大气的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古建筑是它的一个重要符号。”

  对于举办此类活动的目标,唐大华用“活化山西古建筑”来概括。他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亲身感受中国古建文化的魅力,一方面为古建创造经济价值,使其得到更好保护,另一方面借机普及古建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传承传统文化。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