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塑造许昌城市品牌

2015年04月30日04:5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三国文化”塑造许昌城市品牌

  “都知道我们许昌是一座老城,可过去来的人很少,现在不一样了,有景点有故事,城市一天比一天漂亮,节假日接待亲戚朋友都忙不过来!”81岁的许昌市民张书振说。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一代文豪郭沫若的名句,凸显许昌深厚的三国历史文化沉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认,许昌目前与三国文化有关的遗迹共45处,其中有重要价值的32处。为了展现这些年淹没在城市建筑中的文化符号,使之真正成为许昌文化品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落实了系列文化产业项目。

  “曹魏故都·智慧之旅”,整合春秋楼、灞陵桥、曹丞相府、藏兵洞、汉魏许都故城遗址、许扶运河文化公园等景区,打造1.8平方公里旅游带,成为集居住、商贸、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特色休闲区域;继宋钧官窑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钧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建成的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产业园区,被省文化厅、省发改委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文化旅游5A级景区。

  “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是最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说。日益散发魅力的许昌城市文化,从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三国文化旅游周可见一斑。

  三国文化旅游周是许昌弘扬三国文化、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经贸合作的平台,作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节会品牌,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不仅为许昌市民带来了一场华丽的文化盛宴,而且为外地游人和客商打开了一扇了解许昌的窗口。

  文化软实力促进了许昌经济的发展:先后与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10个产业集聚区有8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3个超过500亿元,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