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下赛季“变脸”三招

2015年04月30日02:46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CBA下赛季“变脸”三招

伊朗外援哈达迪在比赛中。图/Osports

  CBA联赛委员会会议于27日-29日在杭州召开,会议讨论决定,CBA使用亚洲外援的政策进行调整,调整为上赛季后6名球队2015-2016赛季有资格使用亚洲外援,且亚洲外援末节出场不受限制。

  1 亚洲外援将逐年缩减

  上赛季,CBA共有8支球队享有亚洲外援资格,这对联赛格局也造成了很大影响。青岛由垫底一举升至常规赛第三,第14的吉林升到第5,第16的山西升到第6。

  27日在杭州召开的联赛委员会上,CBA各俱乐部老总围绕亚外的使用进行了讨论。最终亚洲外援得以保留,只是名额由上赛季的8队减少到了6队。据了解,上赛季CBA有重庆和江苏同曦两支新军,因此名额放宽。考虑到本赛季已经没有新军加入CBA,亚洲外援的名额被削减了2个,但末节亚外可以上场的规则不变。此外,2016-2017 赛季、2017-2018赛季,则进一步缩水到只有后5名球队才有亚外名额,亚外依然会在CBA存在下去。

  另一项比较重要的改变则是从2015-2016赛季开始,非“全华班”的球队与“全华班”球队比赛时,外援上场时间由原来的两人4节5人次,缩减为两人4节4人次。显然,这一政策受惠最大的还是八一队。

  >>相关

  多数俱乐部支持保留亚外

  有关亚洲外援的使用,在CBA各俱乐部间也产生过许多争论,有人认为,这与末节单外援的政策相悖,但由于它能使上赛季排名靠后的球队受惠,依然有很多支持的声音。

  去年9月,关于是否保留亚洲外援,就曾在CBA联赛委员会上引发激烈争论。赛季中期曾传出亚洲外援可能取消的传闻,不过在赛季结束前,又有消息说,这一政策会得以保留。经过这次杭州会议,亚外政策保留了核心的末节出场。关于这一点,有俱乐部提出过异议,因为末节单外援是为了培养本土球员,能用亚外的球队,等于球还是在两个外援手里。有俱乐部经理表示,“有亚外的球队,末节优势太大了,我们等于前三节必须得发力,第四节才不至于太有压力。”

  虽然亚外政策争议很多,却依然获得了多数俱乐部的支持。有俱乐部老总就表示,“这种政策让各队实力更接近,排名靠后的队也有动力,能继续投资。末节多一个外援,比赛变得更激烈,联赛水平高了,对国家队也是有好处的。”

  2 新赛季拟采用统一选秀

  从下赛季开始,CBA将考虑实行港澳台球员、大学生球员参加统一选秀,这一方案原则上已经获得各队同意。

  在年初的总经理会议上,提出了CBA的选秀方案,规定首次进入联赛的部分球员需要参加选秀,包括港澳台球员、大学生球员和CBA俱乐部、非CBA俱乐部自己培养的球员。对于最后一种人群的界定是,某俱乐部的青年队球员如果下赛季想到本俱乐部一线队注册参加CBA联赛,则不受此限制;如果是其他俱乐部想要这名青年队球员,则该球员必须参加选秀。

  在上赛季,球队席人员经常指责裁判,还发生了球队人员赛后殴打工作人员的情况。为了加强对球队席的管理,便于对违规人员调查取证,下赛季开始将在场馆增设两台录像设备,专门针对球队席区域。针对上赛季发生的赛风赛纪问题,为了消除处罚盲点,加大处罚力度,会议还通过了对联赛纪律处罚规定进行修改完善的建议。

  3 下赛季或有职业裁判执法

  篮协对上赛季CBA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很多正面的意见,并准备先在裁判中摸底,为未来裁判职业化进行准备。

  在总结上赛季联赛中,篮协提到了客场球队的胜率,常规赛20支球队在380场比赛中,客场获胜147场,总胜率是38.7%,已接近NBA的39%-40%。这是CBA联赛20年来的第一次。上述数据应该是处于比较客观、合理的范围。而上赛季CBA常规赛客场胜率偏低一些,只有32%。本赛季总决赛,共6场,客场球队胜了3场,胜率更是高达50%。客场胜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裁判员坚决贯彻“球队、球迷有主客场,而裁判没有主客场”的执法理念,公平、公正性进一步提升。

  上赛季,共有65名裁判先后执法,其中国际级39人,国家级26人。篮协认为,裁判工作总体上良好。特别是那些半职业裁判,都是经验丰富的国际级裁判员,表现出很高的职业素养。篮协将把裁判职业化当成CBA的发展方向,现在开始启动裁判职业化的各项工作,最快下赛季,可能就有职业裁判执法。

  京华时报记者 周磊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