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搭帐篷,一起吃牦牛肉”——外国游客西藏震区“孤岛”四日

2015年04月29日15:1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一起搭帐篷,一起吃牦牛肉”——外国游客西藏震区“孤岛”四日

  新华网西藏日喀则4月29日电(记者桂涛、王军)28日,西藏地震重灾区聂拉木县城通往樟木镇的“生命线”打通,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边境小镇樟木告别了近四日的“孤岛”状态。4月25日的强烈地震,将正在樟木旅游的30多名外国人与当地民众的命运连在一起。

  德国人迈克尔·托埃勒在樟木经历了生命中的第一次大地震。他和女友从拉萨出发,原本打算只在樟木住一个晚上,但地震却让这个原本只是“擦肩而过”的边陲小镇留给他难忘的记忆。

  地震发生时,托埃勒和女友刚刚入住一家樟木镇中心的小宾馆。他回忆,刚放下行李不到30分钟,在去餐厅的路上就感觉地面晃得厉害。托埃勒跑到大街上,看到路上早已站满了人,一些建筑物还不断往下掉东西。

  “当时很害怕,但也逼着自己集中注意力,找安全的避难场所。”33岁的托埃勒说。

  地震后,他从当地驻扎的部队那里领到了简易材料,开始和当地人一起动手搭帐篷。说是帐篷,其实只是用简陋的塑料布挂在大树之间。“铁钉、金属片、木头,手边能找到的一切,我们都用来加固帐篷。”

  “当地人都很友善,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喜欢冲你笑,我们合作得很棒。”托埃勒说,“开始时,他们做方便面等简单的食物,邀我们一起吃。后来东西多了,大家一起吃牦牛肉、西红柿和蔬菜。”

  托埃勒说,武警战士和消防员们给了他们很大帮助。“救援人员尽了全力。他们给我们送来毛毯,帮我们加固帐篷,还提前告诉我们将要发生大的余震,让我们早作准备。”

  在托埃勒的请求下,战士们还搭建了一个简易厕所,这让他很感激。“很不幸,我们赶上了地震;但很幸运,我们遇到了他们。”

  通往樟木的道路打通前一天,中国电信的应急抢险人员徒步进入樟木,架设了应急通讯设备。托埃勒终于能打电话给西藏的旅行社,让他们转告家人,自己并没有在加德满都震区。“我很担心家人,他们一定很为我的安全担忧。”

  同样被困樟木的澳大利亚人詹恩·普莱尔也经历了生命中的第一场强震。从尼泊尔一侧进入樟木后几分钟,地震就发生了。她看到尼泊尔方向的山体发生了剧烈的滑坡,之后几个小时,余震不断。

  普莱尔和两个同伴25日晚在口岸附近的一个部队营房住下,第二天在导游的带领下徒步前往樟木镇。

  “我们翻越了碎石堆成的山坡,山上不时有石块滑落。”她回忆说,“在一个地方,如果我们晚几分钟通过,可能就被山上滚下的大石头砸中了。”

  到达樟木镇后,她们住进了临时搭建的帐篷,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晚上很冷,还下着雨,四处漏风,我们盖着毯子,望着周围山顶的积雪,很白、很亮。”白天,她们在临时安置点领取热乎乎的食物,当地人也常给他们送热豆浆、油条、鸡蛋等食品。

  普莱尔说:“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候,我也感觉很安全。”

  “藏族人对我们微笑,我喜欢和他们坐在一起,虽然语言不通,但只要彼此微笑,就能感受到对方的友善。”她说,“好几个晚上,我们用不同的语言开玩笑,然后一起大笑。”

  普莱尔说,每一个中国救援人员都十分努力,这让她感到很安全。原本担心饮用水不足,现在看来也不是问题了。

  29日,记者在樟木见到包括托埃勒和普莱尔在内的几名外国游客时,她们正等待车辆,前往拉萨。

  “到拉萨后,我要先洗个澡,已经五天没洗了。”普莱尔说。

  尼泊尔地震发生后,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对地震灾区的入境游客情况进行核查。目前在樟木的30余名外国游客均平安无恙,正等待撤离转移。(参与采写:边巴次仁、张宸)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