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一般何时破灭?

2015年04月29日02:34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股市泡沫一般何时破灭?

  ■ 谈股论市

  一旦利好出尽,跟着自然就是利空了,大伙儿一害怕,股市就要下跌。当股市一旦进入熊市,股民的撤离速度,比他们当时买股票的速度要快得多。

  近期的中国股市可以说是傲视全球,单从3月至上周五,上证综合指数就飙升超过了32%。涨幅在全球股市历史中也是罕见的。当下股市这样的暴涨令大家既兴奋,又困惑,究竟是否该搭上这列股市疯涨的快车?中国股市是否出现了泡沫呢?

  很遗憾地说,从目前中国经济不断下滑的基本面来看,再对应着整体股市超高的市盈率,显然中国股市已经出现了泡沫。按照金融行为学的研究来分析,任何金融泡沫的形成机制,一般可分为这几个步骤:首先,当股市处于上升状态时,你买,我买,大家买,人们天天谈论从股市中赚了多少钱。因为股市处于“大牛”市,似乎买什么,赚什么。当大家蜂拥而至进入股市,都想赚钱的时候,受投机心理驱使,人们以为今天能赚,明天可能赚得更多,以至于一旦进入股市,就犹如进入赌场。

  那么一般来说泡沫在什么时候会破灭呢?

  人们都有胆怯恐惧的一面,一旦利好出尽,跟着自然就是利空了,大伙儿一害怕,股市就要下跌。当股市一旦进入熊市,股民的撤离速度,比他们当时买股票的速度要快得多。为什么呢?如果人们把房子卖掉砸到股市,等输钱的时候,越输,越悲痛。为了迅速减少悲痛,就必须“割肉”。

  真正的理性投资人,希望的是企业做大蛋糕,而他作为股东,能获得投资股票的分红;而对投机者来说,他希望的只是通过低买高卖,多切一块蛋糕。在这种投机行为下,股市在短期内,是属于零和游戏,其过程并不创造财富。

  一个健康的股市,一定要投资人占多数。股市的分红也必须是货真价实的分红,而不是把股价砍下一截的假分红。只要分红略高于银行利息,就能稳定股价。如果参与市场的多为投资者,而多数上市公司又都能按P/E值(市盈率)的比例来分红,那么P/E值才能成为大家的标杆,不必追高杀低,使股价合理化,减少、甚至不出现股价的泡沫,以此确保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只有在这样的股市中,才可为广大的投资者带来真正回报,甚至会吸引退休金和养老基金入场,使股市进入良性循环。

  一般而言,股市对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作用。但只有健康的股市,才对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如果经济基本面没有本质的好转,而股市又不断疯长的话,那就说明此时投入股市的话,绝非投资,而只是投机。因为大家都指望在股市中投机发财。但由于信息的极不对称,最后亏的多半儿是普通股民。

  金融史上有句名言,“十次危机九次地产一次股市”。也就是说,有史可鉴,每十次金融(甚至经济)危机中,九次和楼市相关,即金融危机和过热的楼市总是如影随形;而剩下的那一次则和股市有间接、甚至直接的关系。

  总之,只有健康的股市,才对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作用。希望决策者把注意力放在维持健康的股市上。要真牛、慢牛,而非疯牛。

  □陈思进(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深风险投资顾问)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