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离职,应有理解与规范

2015年04月25日11:11  
 
原标题:公务员离职,应有理解与规范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中显示,自今年2月25日至其后的三周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万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站投递出求职简历,跟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位居跨界跳槽者中的“最活跃群体”。

  然而,在4月24日举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有的单位确实出现了部分公务员辞去公职的现象,但基本上都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他认为现在公务员群体出现“离职潮”的说法并不准确。“从公务员统计数据看,现在没有出现所谓的‘离职潮’。从我们对一些中央部门调研的情况看,也没有发现媒体所说的公务员辞职大幅增加的情况。”

公务员真的会迎来“离职潮”吗?

  在“持续从严治官”的背景下,公务员群体原本有的一些福利取消,至于隐性的灰色收入、饭局、购物卡更是急剧下降;“上升空间狭窄”、“人事关系复杂”、“自我价值体现困难”等,也时常困扰着他们;另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彻底打破了“双轨制”,那种高人一等的“官本位”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松动。

  根据新华网对网民的调查显示,很多人对公务员的印象都是“工作安稳清闲”、“社会地位高”、“有很多额外收入”等等。公务员这个被认为是“铁饭碗”的职位,仍将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受到社会普遍认可。所以,大批公务员轻易丢掉这个“铁饭碗”,短期内不可能出现。详细

世界那么大 去留本寻常

  前段时间,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引发热议,并衍生出许多别的“段子”。种种说法,说明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会面临是走还是留的问题。公务员辞职,实在无需附着太多猜想。

  对基层公务员来说,不管是招录选任上的政策倾斜,还是职务职级并行的全面推开,改革扎实推进,制度更加科学,都是利好信息,不应被舆论场选择性屏蔽。

  “城外”的人,对改变多一些理性包容;“城里”的人,对坚守多一分责任担当。毕竟,世界那么大,去留本寻常,都应视自己的情况而定。详细

改革之下,公务员回归职业本色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在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与多元的情况下,在中央大力推行公务改革,加大反腐败力度的环境下,公务员已经越来越脱离“神化”和“污名化”的极端,“官本位”的意识大大减弱,对公务员的职业定位也回归本色,这种对公务员职位本身的客观认定,也是公务员回归职业本色的舆论基础。 详细

公务员离职,应有理解与规范

  《公务员法》规范了公务员正常的离职程序,《公务员法》第八十条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同时法律也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详细

(来源:新华时政)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