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向大学生荐书:既要读时新,更要读经典

2015年04月23日11:39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李克强向大学生荐书:既要读时新,更要读经典

  2015年4月22日,李克强考察厦门大学并称赞厦大毕业生“高能成、低能就”。刘震 摄

  2015年4月22日,李克强考察厦门大学并称赞厦大毕业生“高能成、低能就”。刘震 摄

  2015年4月22日,李克强考察厦门大学并寄语厦大学子:既要读时新书籍,也要读经典著作。刘震 摄

  中新社厦门4月23日电 题:李克强向大学生荐书:既要读时新,更要读经典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在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了位于群贤楼一层的“厦大时光”书店,与在此购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与学子们分享读书心得。

  “这个书店的位置不错!”书店所处的地段引起李克强的注意。这个书店紧挨着厦大校史馆,旁边是学校图书馆。李克强回忆说,如同这个书店,自己在读书时,校园内也有个书店正好位于去课堂和图书馆的路上,同学们上课途中总是要从书店经过。

  据悉,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李克强喜欢在北大图书馆读书学习。2014年11月,李克强在浙江大学与大学生交流时,曾谈到自己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图书馆排队占座,3000多人抢几百个座位。“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失去读书时间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这本《陈嘉庚传》的作者是谁?”在书店里,李克强翻看着书架上的书,与正逛书店的学生们聊了起来。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都知道吧?”李克强又问道。

  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出要提倡全民阅读。今年除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建设书香社会外,李克强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还表示,用闲暇时光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当天在书店里,李克强对年轻的学子们再次阐述了全民阅读的意义。李克强说,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生活中,李克强身体力行地推动全民阅读,常年来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2013年李克强访问瑞士时,一位瑞士大学生曾询问他:“您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他笑着回答说:“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据公开报道,李克强读书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他的书单中既有国学经典、经济学著作,也有名人传记等畅销书。那些列入总理书单的书,也往往成为民众争购的畅销书。

  “总理您能给我们推荐几本书么?”当天,现场的几位同学请这位爱读书的总理为他们推荐书籍。

  “中国古典书籍、国外的经典书籍都很多。”李克强并没有列出具体书目,而是进而表示,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承载工具。大家需要读时新的书籍,但要获得最基本的常识,还要更多阅读古典、经典的著作。所以既要读时新的书,更要多读一点古典的、经典的书。

  “这才能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李克强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