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剪”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5年04月23日09:12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武胜“剪”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前不久,武胜名列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该县“剪”出来的。

  武胜剪纸历史悠久。《武胜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民间剪纸与县内的民俗活动相联系。新春之际,用剪纸装饰窗户、彩灯。婚嫁时,枕头、帐帘、布鞋等绣花用剪纸做样。丧葬时,纸扎的陪葬童子、白鹤、引灵幡、灵房等,也用剪纸图案装饰。”

  中国民间剪纸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色,北方剪纸浑厚、粗犷、天真、质朴,南方剪纸灵秀、秀美、严谨、纤细。上世纪四十年代,因为战争原因,河北剪纸奇人康文清把北方剪纸艺术带到了丈夫家乡武胜。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武胜县组织一批美术工作者向康文清学习剪纸艺术,唐天谷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将绘画技法中的白描、工笔,版画中的绘画风格融入剪纸艺术创作中,形成了既不同于北方、川北剪纸,又打破了师承原始风格的武胜民间剪纸艺术特色——简练粗犷、线条流畅、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恢宏大气、装饰性强。

  2007年,武胜剪纸被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被收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抢救和保护这一民间艺术,武胜县制定了保护发展的长远规划,连续举办了武胜剪纸抢救性培训班、武胜剪纸创作比赛、武胜剪纸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剪纸还走进了中小学生课堂。

  “武胜近年还开发了《水浒英雄》、《十二生肖》等剪纸艺术作品。”武胜县文广新局杨于丹介绍,武胜剪纸2013年荣获第四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最高奖——太阳神鸟”最佳展览奖。(文伟王诗侠)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