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寻爱》亮相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5年04月21日03:51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纪录片《寻爱》亮相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本报讯(记者孙鲁威)4月19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历时5年共同倾情制作的一部反映新生代农民工寻爱的心路历程与现实矛盾的纪录片《寻爱》,作为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的重头戏在北京举行了专家观摩座谈会。

  座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刘效礼将军、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雷刘功、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副总编辑赵捷、海航集团文化艺术总监杨浪、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秘书长陈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副教授张雅欣、中国首位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两项大奖得主的著名纪录片导演范立欣等嘉宾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反映三农社会问题的大制作。

  该片从深圳出发,记录了来自陕西、湖南、河南的三个新时代农民工赵举鹏、罗玲和卢边芳的两条寻爱历程。一边是湖南浏阳的罗玲和陕西汉中的恋人赵举鹏已经相爱,在决定结婚的过程中,作为独生女的罗玲经过努力把有一个弟弟的赵举鹏“娶”回了自己家,而赵举鹏在这个过程又是如何的矛盾,因为舍不得生养自己的穷山沟以及家中老人,对自己的爱充满了“内疚”。河南周口姑娘卢边芳已经30岁了,她已在深圳一家陶瓷厂成为中层管理者,并找了一个大龄男友,希望能跟男友结婚,定居在深圳。整个纪录片透过三个青年农民与他们父母和亲属的思想交流,反映了生活在农村的上一辈人,面对孩子们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他们内心的希望、失望、孤独和恐惧。出去?留下?做城里人?做农民?两代人的摩擦与命运,让每个人都不得不去关注。

  据悉,该片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和央视纪录频道首次联合制作,也是进一步促进全民关注三农问题的积极举措。与会专家一致呼吁:中国农村是纪录片制作的富矿,国家应该制定扶持支持政策,为推动中国纪录电影尤其是农村题材纪录电影进入大制作大播放时代,用艺术的力量凝聚全社会力量,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赵泽琨介绍了该片的制作情况。该片不仅从400多部参选作品中以高票入围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同时入围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和瑞士尼翁电影节纪录片单元。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业影视节目生产制作基地,该中心历来以科教影片独树一帜,屡获大奖。这部聚焦农民工生活以及他们给农村带来变化的《寻爱》首战告捷,标志该中心的转型策划是成功的。据悉,该片将于近期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来源:农民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