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降准,可谓在意料之中,因为自上一次2月份的降准之后,关于再次降准的“江湖传言”就一直不断,尤其是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几大银行之后,关于降准的预期几乎呼之欲出。不过,此次央行降准也让人在预期之外颇有几分意外——首先是选择在周日宣布降准消息,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因为按照以往惯例,类似的消息应该是工作日宣布,似乎更符合“常规”;其次,本次降准的幅度由之前的“小碎步”变成了“迈大步”,降准幅度让人感到惊诧,而如果和当前的经济结构转换调整的现实需求以及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和对金融政策效力的强调来看,此次降准的幅度又在预料之中。
从去年以来,央行大多采取的是“点线面结合”的金融政策调整策略,而此次降准,央行打破以往略显过度保守的风格,明确规定,除了“普降”一个百分点,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再降1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我们都知道,降准的最直接作用是释放流动性,而1到2个百分点的降准,至少要释放1万亿到两万亿的市场流动,市场流动的释放,此次释放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定向降准的机构所支持和服务的对象即“三农”、“小微”企业,以及新业态中的小微企业,这其实也暗合了李克强总理在近期多次谈话中所说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解决——如何获得良好的金融支持,如何让社会金融体系对创新创业的输血功能发挥到最佳,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政策工具,而降准释放流动性则是其中最基础和关键的一环。
长期以来,小微、三农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在银行层面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困扰中小企业主,也影响了地方实体经济结构的整体调整和质量提升,尤其是对一些有志于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往往因为没有担保或者实物抵押而最终放弃了很多比较好的创业项目,虽然地方人社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也有相应的小额担保贷款等金融助力方式,但是因为申请的程序的繁琐和申请金额的有限,也使得一些人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因此,在国家层面通过降准释放更大的流动性,进而让银行方面和地方鼓励创业贷款的政策更容易的“配套”,这可能是增加金融贷款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最好手段。
由于此次降准步伐较大,有人认为,此次降准之后,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政策落地期,对此,笔者倒不认为会有很长的窗口期,因为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数来看,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刺激大众消费以及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依然强劲,决策层在审慎观察到流动性释放的政策效应之后,如果现实情况依然不尽如人意,进一步降准的鼓点依然随时准备敲下。
从0.5到1,从1到2,从小步疾走到大步调整,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更反映出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基本走向和步幅大小如何调整的坚定信心,稳健,始终是中国经济调整的主基调,0.5到2,变化的是经济调整的音符,不变的是信心。(王仪之)
(来源:国际在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