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辞职信引发的冲击波

2015年04月19日13:24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一封辞职信引发的冲击波

  一封来自中学心理老师的辞职信,最近风靡了网络。

  这封信只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写信的是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年轻的女心理教师。

  有人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在学校网站上留下了关于她这样的简介:中教一级,200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2004年7月到我校工作至今,现为校级骨干教师。

  由于这次辞职没有世俗眼光中的所有理由和借口,引起了广泛关注。

  毕竟,按照多数人的想法,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当下,放弃在一个省级重点中学的、收入福利都不错的事业单位职位,有些匪夷所思。

  长期以来,拥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按照婚姻的模式与单位缔结一个终身契约,是太多国人追求的目标。这些年高烧不退的国考热更是证明了这样的思维之根深蒂固,甚至连追求个性独立张扬的80、90后们都不能免俗。其背后有改革不到位等体制问题,但也与求稳怕变的传统择业观息息相关。

  这是一次任性的辞职成为舆论焦点的重要诱因。

  因此,围绕此事诸多的点赞和认同更值得探究。

  改革开放37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核心原因之一是人的解放。

  随着市场经济的孕育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户籍、单位的捆绑中挣脱,实现迁徙自由、择业自由、创业自由,太多怀揣梦想的人通过奋斗拼搏实现了人生价值,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在农村土地承包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粮食产量,第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了深圳。这次解放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最初的企业家,与各地寻梦者一道缔造了珠三角经济快速起飞的奇迹。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对个体工商户开了绿灯,不少人成为最初勤劳致富的榜样——万元户。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人的解放浪潮在体制内的机关事业蓬勃兴起。事后这批下海的干部被学界称为“九二派”。他们中间不少人今日仍在中国商界叱咤。

  随后,伴随着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人的解放浪潮不断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动力,民营经济的贡献率早已突破5成。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全面建立,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外资在中国境内雇工、享有税负等政策的国有待遇已不是什么新闻。

  但2008年以后,为了应对西方金融危机,政府又一次主导了经济发展的进程,使得机关事业央企等铁饭碗的含金量得到了提升,精英从市场回流现象严重。重回体制、追求安稳一度成为不少年轻人热衷的职业选择。

  如果真心喜欢这样的生活无可厚非,但其中更多充满了多少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推动变革的渴望。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为人的解放努力廓清航道。简政放权、回归市场为关键词的全面深化改革将助推生产力再度焕发崭新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春潮涌动,努力让每一个中国人在经济新常态的格局下,去把握互联网+和智能工业等崭新创富机遇,去放飞梦想。

  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女教师任性辞职现象绝不会成为个例,只是开始。

  公众的点赞与其说是对女教师告别体制、自由选择的理解和支持,不如说是新一轮立足市场、融入创业创新潮的肯定和向往。

  现阶段,离开温暖可靠、稳定优渥的体制内生活,都是需要勇气的。但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为这样的离开鼓掌,并祝她能生活得更好。(石述思)

(来源:工人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