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组织千余名公务员集体军训,能否强化公职人员作风建设引网友热议
从3月23日至4月24日,深圳罗湖组织千余名公务员集体军训,以强化公职人员作风建设。此举是否会流于形式?脱产军训会不会影响工作?培训费用从何而来?
不同级别同吃同住同操练
此次军训针对罗湖区内各部委办局及各街道办事处约1100名公职人员,以建制连队形式进行封闭式集中军训,共分5期进行,每期为时一周。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者都须参加集训。
“学员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公务员,也不论年龄大小,军训时一律同吃同住同训练。”罗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实地了解到,军训内容包括队列操练、内务整理、实弹射击、10公里徒步行军等。
军训的作息时间也非常严格:早上6:20起床,早餐后一直训练到中午,午休之后训练到接近18点,晚餐后还有专题辅导课,22:00准时熄灯。
一名参训公务员对记者表示,“工作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强度的训练了。我看确实有必要。”
也有不少学员表示,集训活动除了增强体质,对增进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治理“慵懒散”能否见实效?
罗湖区区委书记倪泽望认为,如此声势浩大的军训,是为了把部队顽强拼搏、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移植到公职人员队伍上,强化公职人员组织纪律观念和号令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推动和促进公职人员作风转变。
通过军训手段,尝试治理公职人员“慵懒散”现象的地区还有不少。以贵州兴仁县为例,从2014年9月开始,兴仁县即启动了干部“召回+军训”的措施:把不作为、不称职官员“召回”,让其接受统一的培训教育和考试,纪律实在散漫的,要参加军训。
深圳多个接受军训的公职人员表示,部队的严格训练,对自己的工作作风起到了非常好的提醒、反思作用。
“这次来参加区里的军训,触动蛮大的。作息时间同在家里完全不一样,6点20分起床,22点关灯睡觉,什么事情怎么做,一切都有纪律、有章法。”来自罗湖区卫计局的邓明鑫说,“反思起来,以前在工作中的纪律性有些欠缺,以后真得要改进。”
“军训作为一种探索可以尝试,但要考虑效果,最终要综合进行评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杨解君认为。
工作谁干,钱从哪出?
罗湖区上千名公职人员脱产参加军训,有一些网友对是否影响正常工作提出了质疑。
罗湖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千名公务员并不是集中安排,而是分5期进行,每期各单位派出20%人员参加,且参训人员须提前做好手头工作并与其他同事做好交接,如遇其他工作要有确定的同事代劳。
此外,也有人质疑,千余名公务员集训所涉及的购买服装、用餐、住宿等费用从何而来?
罗湖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此次罗湖区公职人员集中军训,是2015年罗湖区干部教育培训项目之一,纳入2015年罗湖区干部培训方案统筹组织实施,相关经费也参照深圳市机关培训费用执行。”
专家认为,大力治理庸懒散浮拖,提振公务员队伍精气神,一些地区采取对公职人员进行军训的方式,目前来看这些尝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强化作风建设,还须从制度设计、监督检查、严厉整治等多方面着眼,多措并举、积极探索,逐步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规范化。(记者孙飞、吴燕婷)
深圳罗湖组织千余公务员军训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