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4月17日电(记者陈寂 陈文广)做了15年的大型会庆演出,广州恒隆演艺娱乐机构总经理李镜淳眼下瞄准小剧场,近期正和几家商业地产洽谈合作,对方手上数百人规模的小剧场正“虚席以待”。
作为华南一家综合性演艺公司,恒隆曾经参与制作过北京奥运会、亚运会等政府主办的大型会庆活动,但从2014年初至今,除了承接当地群众文化的小型惠民演出外,原来占据大半业务的政府演出项目“基本归零”。
“在八项规定之前,每到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各级政府甚至乡镇都会举办各类晚会。包括运动会、旅游文化节、美食节等,都有演出要我们做。”李镜淳告诉记者。
中国演出市场在八项规定、“限奢令”等政策出台后进入重要转折点,呈现政府会庆演出骤减、市场转入商业演出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经历由公款支撑的演出“黄金时期”后,以恒隆为代表的中国民营演出企业在市场挤出“泡沫”、渐趋理性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阵痛。
“原来政府部门和国营大企业的商务活动,包括订货会、营销会、年会等,招待客户看演出的票房占到我们营业收入的40%以上,现在降到几乎没有了。”湖南文化产业领军品牌的琴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华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4)》指出,八项规定之前,国内文艺演出行业有超过50%的市场是由政府或国有企业埋单。
在政府投资与公款消费双双抽离之后,中国演出市场长期存在的演出制作费虚高、“晚会歌手”转场、中介权力寻租等乱象,也随之渐消。凭借灵活机制、成本优势、市场敏感等特点,民营演出企业也正积极转型谋求发展。
中国民营演出联盟秘书长郝涛说,对民营演出企业来说,八项规定其实也是件好事。老百姓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企业能更准确地定位服务市场。“原来政府做演出自己埋单,或者指定国企出钱,大的活动民营小企业往往轮不上,现在的商演能更合理定价,市场也逐渐回归理性。”
湖南琴岛公司把原来剧场演出的门票制改成了最低消费制,近200元的门票变成了50元的人均消费底价,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观众。此外,公司还开通了电子商务平台,借各大团购网站推销,在微信上推广演出预订座位。演出节目也由宏大主题的综合演出,变成了包括语言类在内的一些更接地气的节目。
广州恒隆把以前为亚运会、大运会演出生产购买的演出设备,投放到佛山顺德度假村的旅游剧场中。李镜淳说:“现在旅游剧场固定演出,为公司带来的年收入能有1000万左右。”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13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演出市场总经济规模为463亿元。据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国韵文化集团总裁任晓锋估算,演出行业带动设备生产、劳动就业等方面的覆盖面很广,对文化产业推动很大,带动的经济规模可以达到5000亿元。
“八项规定之后,我们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行,要抱团发展。”郝涛说,中国民营演出联盟目前有200多家联盟企业,分别专营舞美、咨询、招商、制作、演艺人员、票务、院团等方面,市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节约了企业成本。
演出营销与创作单位结盟的新联盟也在多地涌现。拥有52家单位的北京小剧场戏剧联盟,形成了小剧场戏剧演出创作与营销的联合运营模式,不仅提升了运营团队的专业化营销能力,也使创作团队的创作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