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未批先卖 劲牌是不懂法还是装傻

2015年04月17日14:25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保健品未批先卖 劲牌是不懂法还是装傻

  近日有媒体曝光劲牌有限公司旗下保健食品涉嫌未批先产和销售,当地证实劲牌集团存在违法生产、销售的情况,公司也承认未获批,但又坚称“产品没有问题”。面对保健品为何未经批准就开始销售的追问,企业相关负责人竟以“你知道的比我还多”来搪塞。

  知名企业为何知法犯法?

  人们熟知的劲牌,是因为“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广告中的保健酒。从什么时候开始,劲酒开始保健品的生产呢?据《羊城晚报》的报道,涉嫌未批先产和销售的5款保健食品由湖北黄石市劲牌生物医药公司生产。

  据该公司官网,劲牌生物医药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是劲牌公司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植物提取物、中药饮片、保健品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取得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资格的企业。

  新华食品查询发现,该公司主要生产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和中药饮品等产品。此次涉事的“冬虫夏草胶囊”、“劲牌清心舒胶囊”、“劲酒胶囊”被归为“保健食品”,目前其官网商城相关产品已经下架,只有被其归为健康食品的玛咖片出售,同样也没有“蓝帽子”。在官网10种“保健产品”的详细介绍中,均标注“批文申报中”或是“批文已受理”,其中6种以冬虫夏草命名,按照规定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目前仍在试点中。

  尚无批文便投入生产,并在线上线下销售,此行为明显属于明知故犯。所谓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生产和销售”、“所有的产品都必须合法合规”的辩词也就无从说起。

  劲牌为何要冒着违法的风险卖保健品?这源于两大行业的一冷一热。

  在我国酒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时,2014年劲牌销售额突破75亿元,占全国瓶装保健酒市场份额的三成左右,一枝独大。虽然劲牌以酒业低潮“逆袭者”自居,但被保健酒市场容量束缚了手脚。为了实现2018年年销售100亿的目标,劲牌推出第二战略品牌白酒毛铺苦荞酒,然而在酒业生态急转直下的当下,寻找更多的新利润点已成迫切之需。

  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庞大的市场蛋糕令众多企业情难自禁,众多跨界企业纷纷投身相关产业。在健康产业内已有一定地位的劲牌,布局大健康乃是顺势而为。

  根据此前的规划,到2020年,劲牌将确立保健酒业务单元在中国的领先地位,主营产品“中国劲酒”成为中国保健酒第一品牌;2030年,劲牌将进一步拓展保健食品、生物医药业务,拥有独立运营的保健酒、健康白酒、生物医药三大业务。

  面对众人分食的巨大市场蛋糕,急于投身保健食品行业的不少企业却苦于没有批文储备。据媒体报道,保健食品想要取得批准文号,通常需要耗时2-3年,监管之严与求利之迫的冲突下,逐利的企业选择铤而走险,这正是保健食品市场的混乱之源,而行业的乱象又恰好给了更多企业一份侥幸心理。

  针对此次劲牌保健食品风波,当地食药监局部门初步调查发现,确实有多款产品没有获得批文,属于未批先产、先售,是一种违法行为,但“适用于什么样的处罚规定”,省市两级部门还未取得一致。

  如今尚有两大疑团待解。一是劲牌子公司的所作所为,母公司是否知晓,其管理是否存在漏洞。二是扰乱市场秩序,当地监管部门“不能选边站,不能因为劲牌公司是本地大企业就不调查、不处理”的承诺是否能兑现。能否给公众满意的答案,还需拭目以待。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