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网络空间的每一寸阳光

2015年04月17日06: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守候网络空间的每一寸阳光

  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的界限正变得日益模糊。这呈现出两个维度的结果:一是线下生活想做的,线上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购物、理财以至于健康监测一应俱全;二是线下生活中所具有的嘈杂,那些不文明的声音,都很快传染到网络上。而且,脱离了线下熟人社会的场域,借助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一些嘈杂声也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被放大。

  在网络空间中,并非每一寸“土地”都有阳光,难免有阴雨、有寒冷。但是,凡是有阳光的角落,都值得让人珍惜,值得每一个人去守候。网络文明志愿者是这样一支守候阳光的队伍:他们代表向上向善的声音,坚守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他们渴求历史真相,敢于向歪曲历史、污蔑英雄的人摆事实讲道理;他们能够对中国国情作出朴素的阐述,不夸大,不自卑,在网络空间昂首挺立展示自信姿态。

  不传谣、不造谣,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也是网络文明的基本要义。在网络上,一则信息往往几经传递,消息源已经无从考证。一些谣言制造者利用这样的传播特点,捏造出似是而非的消息,来满足他们不可告人的需求。包括网络文明志愿者在内的每一个网民,都应该具备鉴别谣言的能力。这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基本媒介素养。越是权威的发布者,越是以阳光的姿态表明消息源。守候这种阳光,就是主动传播权威机构、主流媒体发布的事实和观点,有意识地隔绝小道消息。

  近年来,一些人在网络上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推翻早已形成共识的历史结论。一些英雄故事被恶意扭曲,积极的、有助于推动时代进步的观点被嘲讽。必须承认,这种打着真相的旗号反真相的观点很有迷惑性。守候网络空间的阳光,不单单需要信仰,也需要实证精神,用证据驳斥历史虚无的观点,用正确的逻辑纠正错误的逻辑。对那些随着年代日渐遥远变得模糊的历史段落,更应该通过网络集聚众人力量,一点一滴还原真正的历史,让当代人坚守信念,对后世人负责任。

  不管线上线下,充分了解国情、尊重国情都是公民的一项责任,一些夸大惊悚的观点也是在脱离国情的情况下产生的。网络文明志愿者就是一批有决心和毅力了解国情的人。不了解国情,就可能在喧嚣的舆论场中迷失方向,一些主张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人,常常陷入这种误区。无论出发点如何,别国的经验在当地多么有效,如果没有把中国国情考虑清楚,也难免犯叶公好龙的毛病。不懂国情,谣言就可能产生和传播,极端主义就可能得以萌发,看问题就会缺乏平和理性的视角。

  当然,网络空间能否阳光普照,能否温暖人心,还要看全体网民懂不懂规矩、守不守规则。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当然要坚决抵制;社会风俗、道德习惯所不能容忍的行为,也应当敬而远之。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有许多区别,但也无可辩驳地存在许多共性,网络空间也要守规则,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共性。网络文明志愿者的一项职能,就是在人们因为互联网的喧嚣迷失的时候,提醒人们遵循最基本的底线和规则。

  人人都喜欢阳光,人人都盼望明媚的天气,网络空间的晴朗让网民心情舒畅。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传递阳光的心态,抵制暴戾的言语,驱散阴暗的企图,坚守理性的视角。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