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的博士论文 闪烁的民生情怀

2015年04月16日08:10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走红的博士论文 闪烁的民生情怀

  原标题:走红的博士论文 闪烁的民生情怀

  据统计,湖南娄底市新化县输送到祖国各地的打印复印军团占据了全中国打印复印市场份额的85%。问题来了,复印店的老板为何多是湖南新化人?近日,一篇名为《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的博士论文火速走红网络。北大博士生冯军旗详尽的数据和访谈,展示了湖南娄底下属的贫穷县城新化,如何仰赖血缘、地缘和社会结构,发展出遍布全国的复印产业网络,并不断将该产业推至新的高度。

  这篇博士论文的走红并非偶然,一方面,作者以小见大,抛弃部分论文“假大空”的调调,通过详实的社会调研,将这种经济现象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扩散型经济”,并视之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深入浅出,令人拍手称快。剖析“论文走红”现象,多与选题洋溢的民生情怀有关。和复印行业相似,不少行业都有地域特征,如沙县小吃、东北饺子、桂林米粉等,这些行业虽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但更多的市场筹码是经营者对市场的敏锐把握,诚信的商业态度,以及深入民心的口碑营销。再者,“老乡带老乡”,互助互通使创业成本降低,也令行业的地域特色更加明显。因其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示了产业经济生态,而且从实际出发,充分调查研究,这就是论文引起社会共鸣的主因所在。

  另一方面,文章闪烁的民生情怀尤为珍贵。文中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选题、术语而是平实地展现有趣的经济现象,令本带着“高大上”的博士论文也多了几分民生温度。其实,学术研究未必要束之高阁,“不近人情”。相反,接地气、有见地的论文将赢得更多掌声。学术研究不应忘记一个原则,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可否认,“高、尖、深”的学术研究有存在的必要,虽然多数人看不懂,但其学术价值不因不好懂而贬值。然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俯拾即是的生活素材也是学术选题的一大宝库,不该被嗤之以鼻。做研究之人运用专业的研究方式,以小见大地阐述好一些民生现象,启迪民智,引起思索,亦有其不该低估的学术价值。比起抄袭、堆砌资料、假装“高大上”的论文,这类文章更有现实意义。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再“梳理生活、指导生活”,该是学术研究的一个方向。期待象牙塔产生出更多具有民生温度的学术作品。(陈小雁)

(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