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增速放缓,专家认为这是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热度下降,以及土地供应结构调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计在一季度利好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二季度供需紧张的城市地价将回升,土地存量较大的城市地价将保持稳定
经济日报北京4月15日讯 (记者 黄晓芳)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今天发布的2014年和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显示,一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增速放缓,地价环比增长0.55%,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39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用地结构中,房地产用地供应占比有所提高,且一线城市房地产供地所占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但土地勘测规划院没有就此提供进一步的信息。而在去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同比增速微幅放缓。商服、住宅地价同比增速回落明显,分别降至3.90%、4.85%;工业地价同比增速上扬,达到6.03%。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表示,其原因是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热度下降,以及土地供应结构调整等因素共同影响,导致主要监测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减少,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明显降低,商服、住宅地价各季度同比增速相应放缓。
分城市的土地供应和地价数据则表明,近年来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分化加剧,且住宅用地市场分化明显,工业用地市场分化正逐渐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虽前3季度各用途地价环比增速逐季放缓,但第四季度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回升。但这一态势在今年一季度并没有得以延续。赵松表示,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仍有较大下行压力,且受结构调整和节日因素等共同影响,虽然当前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加大,但政策作用显化存在时滞性。
近期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政效应存在滞后期,在本季度尚未显化。
赵松表示,二季度经济结构调整持续,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中央和地方或将加力“稳增长”政策,对冲下行风险,货币环境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加强。在一季度利好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土地市场成交量或将回升,需求放大。在差异化手段的影响下,不同城市土地市场表现和政策实施细则将出现明显分化。预计二季度,供需紧张的热点城市供需热度有可能回升,地价涨幅略有扩大,存量规模较大、需求支撑不足的城市地价基本保持稳定。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