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说这句话绝对不是推卸责任,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家庭教育就至关重要,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跟父母接触得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必然对他们造成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们在学校的教育也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白天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像一个链条一样,哪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会影响青少年的整体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说,青少年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会看到听到社会上的很多事情,所以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应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此外,我们在强调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第二,通过新方法、新途径、新载体加强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通过网络、手机、微信了解社会,了解中国,因此,对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第三,倡导青年人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青年人的责任感。美国高校录取学生并非简单看考试成绩,还很重视他们是否关注社会,是否有奉献精神,比如是否有做义工、志愿者的经历。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把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做义工制度化,变成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这样的话年轻人所接受的责任感教育就不仅仅完全来自书本,来自老师,更多的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亲眼看到的,亲身体会的,我觉得这对年轻人今后走入社会会有更大的帮助。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