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职业家庭教育投入压力显著
本调查中,家长职业与其家庭收入水平关系密切。家长职业为个体职业者、企业职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其家庭收入在当地处于较高水平的比例最高;家长职业为工人/农民、和其他职业的家庭,其家庭收入在当地处于较低水平的比例最高。其中,作为劳动密集型职业主体的“工人/农民”家庭和作为知识密集型职业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家庭的家庭收入最为悬殊。
进一步分析小学生教育花费与家长职业的关系发现,父、母亲职业为工人/农民、服务业人员的家庭,其学生教育年花费所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均高于30%。通常情况下,学生教育花费超过家庭收入的20%时,家庭经济压力明显增大,超过30%则会明显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劳动密集型职业家长的教育花费压力的直观感受表现为:当问及“孩子的花费对于您的家庭来说如何”,表示“压力有些大”和“压力非常大”的家长中,劳动密集型职业家长所占比例最多。其中,职业为工人/农民父亲和母亲分别高达33.89%和28.90%,而公务员父亲和母亲则分别仅为13.50%和13.71%;可见,劳动密集型职业家长的教育投入压力较其他职业家长更大。尤其在当前家长对家庭教育普遍重视,小学生教育基础性投资水平相当、家庭教育扩展性投入成本逐渐增大的现实背景下,这种压力更呈现出加剧的趋势。
劳动密集型职业的家长的家庭教育自我满意度较低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自己和配偶的家庭教育评价直接反映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自我满意度。调查显示,不同职业家长其家庭教育自我的评价(“你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怎样”)和对配偶的评价(“你认为配偶是合格的家长吗?”)具有趋同性:劳动密集型职业家长在上述两方面的评价均处于较低水平。
以父亲为例,在对自己家庭教育评价中,劳动密集型职业的父亲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较高。其中,工人/农民为14.40%,个体职业者为11.50%,而知识密集型职业的父亲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则较低,其中公务员仅为6.74%。在对配偶的家庭教育评价中,劳动密集型职业的父亲认为配偶“不太合格”和“很不合格”的比例也均高于知识密集型职业父亲。英国教育社会学家O·Banks认为:“手工工作者职业地位较低,综合指数偏低的事实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较低、他们很少有中等职业阶层人员那样的成就抱负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接受了自己缺乏能力的社会评价而且还将这种观点推及到子女身上。”基于此,劳动密集型职业的家长在对自己和配偶进行家庭教育评价时很容易将个人职业地位、社会地位与家庭教育状况加以关联,并将社会对劳动密集型职业的消极和不利评价内化到自身的家庭教育观念及行为中,从而导致其对自身和配偶的家庭教育评价均处于较低水平。
劳动密集型职业的家长与孩子互动单一
本调查中还发现,家长职业还会影响亲子互动的时间、频率和内容。在家庭成员共进晚餐频率的调查中,“几乎没有”或“仅节假日”与家人共进晚餐机会的家庭中,与“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家长相比,家长职业为工人/农民和服务业人员的比例最高。毫无疑问,不能经常共进晚餐将大大减少亲子沟通的机会。这种差别一方面与劳动密集型职业家长工作时间长、不规律有关,也缘于这部分家庭中的儿童有较大比例是由祖父母看管。
在家庭活动频率的调查中,劳动密集型职业的家庭“经常”组织聚会、外出游玩等家庭活动的比例均远远低于知识密集型职业的家庭。以母亲职业为例,工人/农民和服务业人员的家庭经常组织家庭活动的比例均不足一成,而家长为知识密集型职业的家庭则均超过30%,相差悬殊。除受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限制,其工作时间和体力消耗强度较大,也导致了亲子相处时间被挤占,亲子互动效果降低。
最后,在亲子沟通的内容上,劳动密集型职业的家长在有限的沟通时间里,与子女聊天的话题多为“学习”,“什么都聊”的比例则相对较低,父亲群体中更为突出。正是由于劳动密集型职业的家长的亲子互动单一,因此,他们面临的家庭教育困难更为突出,其中“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找不到共同兴趣”、“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和“没时间沟通”的比例均也为各职业类型家长中最高。
军人/警察父亲的家庭教育状况也亟待关注
军人/警察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类别,在本调查中其家庭教育也与其他职业家长呈现出明显差异。以较为典型的一线军人/警察父亲为例,职业特性导致其家庭生活时间被挤占或碎片化,直接影响其家庭角色的履行。父亲职业为军人/警察的家庭中,主要由母亲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比例为32.94%,其数值均高于其他职业。军人/警察父亲中有16.47%认为与子女沟通最大困难是“没有时间沟通”,其比例为所有职业中最高,超过公务员同组数据的2倍。在家庭教育困惑的调查中,42.17%的军人/警察父亲认为最大的困惑之一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其比例仍为各职业最高。虽然这种冲突在其他行业也有所体现,但其中一部分家长可通过工作换取良好的家庭经济收入作为补偿,但调查显示,军人/警察家庭的家庭收入多介于知识密集型职业家庭和劳动密集型职业家庭之间,所承受的家庭教育投入压力多高于知识密集型职业家庭。
在对这部分父亲进行家庭教育自我评价和对配偶的评价时还发现,认为母亲“非常合格”的比例为所有职业中最高,为45.90%。而对自我评价时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做得“不太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为11.80%,仅低于劳动密集型职业父亲的该比例。可见,军人/警察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常存在“惭愧、内疚”的心理。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劳动密集型职业家庭及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理论研究、社会支持、政府扶植的力度都有所加大。而军人/警察等特殊行业的家长,由于其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地位,经济收入多居于中等水平,因此,其家庭教育困境易被掩盖,常处于尴尬的“夹心层”,难以得到广泛关注与支持。
尽管军人/警察父亲面临“家庭与工作”的矛盾较为突出,但职业的特殊性也同时造就了这些父亲独特的职业性格,并将其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彰显出独有的“教育优势”。
首先,军人/警察的角色使命感使得他们在扮演“父亲”角色时其自觉意识也较强,尽管军人/警察父亲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和劳动密集型职业类似,但回家“休息睡觉”的比例反而是所有职业父亲中最低的,这可以部分推断为牺牲休息时间,尽量陪伴家人;在对家庭活动的调查中,这部分父亲“常常”组织家庭活动的比例为25.88%,仅低于公务员父亲,居于所有职业父亲的第二。另外,在父亲陪伴孩子做的事情中“一起哄妈妈开心”、“一起聊天、谈心”和“打闹玩耍”的比例也为所有职业父亲中最高。可见,军人/警察一方面需履行高强度的职业职责,同时又要尽量完善其家庭角色。而要承受这种较大的双重压力,军人/警察职业所具备的自知、隐忍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军人/警察较强的身体素质、动手能力、丰富的军事和历史知识、生活适应能力等又使得他能在亲子互动中得以更好地融入孩子。除了上述三项“和爸爸一起做的事情”高居榜首外,在本调查中列举的其余9项父亲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中,如“讨论军事、科技、政治、历史等话题”、“一起尝试新鲜事物”、“一起玩智力游戏”、“打闹玩耍”等的比例几乎为所有职业最高,教育优势尤为突出。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该文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部分研究成果。)
(来源:人民政协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