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13日电 (记者甘泉、郭久辉)日前有媒体报道,郑州市上街区千年古村——马固村遭遇大部分被拆。郑州市上街区回应称,被拆房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翻修改建建筑,且古村7处文物普查名录建筑多是未定级文物,分别都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文物保护专家表示,在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好那些散落的文物古迹,检验着地方政府文化远见。
媒体报道称,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经历当地拆迁后,这个有“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的著名村落,目前只剩下王氏家庙和马固大庙两处建筑。其中,被拆的王德魁故居的建筑材料则被其后人收集起来,以便重建。
上街区委、区政府回应表示,媒体报道上街区马固村的问题后,当地文物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马固村位于上街主城区,村民多为王姓。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村中最古老的建筑为清末的王氏宗祠,距今约100多年,村民居住房屋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翻修改建的一般住宅。
马固村列入文物普查名录的只有7处,其中马固王氏宗祠被列入郑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6处(马固关帝庙、王德魁故居、王广林民居、张连伟民居、王洪顺民居、马固村教堂)均为未定级的文物点。
据介绍,上街区对马固村录入普查名录的7处建筑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固王氏宗祠进行原址保护,上街区主干道许昌路西延时绕道,主动避让王氏宗祠。其他6处未定级的文物点,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对马固关帝庙进一步完善了保护方案,经专家评审确定后按方案进行保护。其他几处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无法反映原貌的建筑,对有价值的构件进行了保存,特别是对王德魁故居,文物部门进行了专业测绘,并帮助其后人对建筑构件进行妥善保存。
针对未定级文物该如何保护?河南省文物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文物保护中,往往采用分级来区分文物所携带的历史信息量的大小、传承文明能力的强弱。但实际上更多的文物是未定级的,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未被定级,有些因为某些文物的文化价值没有被及时发掘出来,但不等于说这个文物就丧失了价值。对待未定级别文物的保护问题上,不能将文物保护简单的实行等级化、片面化、随意化。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