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期间,民警发现了打孔盗油管道。 东营警方供图
原本隐藏在地下的输油管道成为“油耗子”攫取暴利的源泉。有人专门打孔,有人专门盗油,有人专门运输,有人专门收油,形成一条完整的犯罪链条。只要阀门一开,一分钟就能够盗走一吨油。
胶粘阀门最易漏油
10日,大量打孔盗油工具出现在全省油气管道整治专项行动宣传月启动仪式上。
在展示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各种电机、打孔钻头、阀门、管线弯头、卡子和输油管等物品。其中一个模拟打孔盗油的输油管上展示了多种打孔盗油的方法。“钢钎冲孔是最传统的一种办法,在管道上打上十字花,敲击钢钎钻孔,现在已经基本上没人用了。”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区分局油区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燕增民称,现在主要是用开孔器钻孔。
“打孔前先装上阀门,而这又有三种办法,一种是焊接阀门,一种是胶粘的,还有一种是螺旋式固定的。”最危险的就是胶粘阀门,时间一长胶就老化,容易发生漏油事故。
民警王志刚曾经发现并抓获大量“油耗子”。“这些人铤而走险就是为了牟取暴利,打开阀门一分钟能够偷走一吨油,一辆20吨的油罐车不到半小时就能装满。”
“油耗子”多租用院落掩护
“一个人是无法完成打孔盗油的,一般是一个犯罪团伙。”王志刚称,现在基本上是“打盗分离”,有专门打孔的犯罪分子,寻找管道位置、挖坑到打孔整个过程时间短暂,打完孔后就藏起来。“
当然,也有不少盗窃团伙形成了放哨、打孔、盗油、回收、运送、销赃“一条龙”作案。
“在输油管线附近租赁院落隐藏盗油行为是犯罪分子惯用的方式,不少案件中都出现类似情况。”王志刚称,若距离管线近,有的犯罪分子直接从地下挖地道通往输油管线,如果距离较远,则选择用输油管将油引到院中进行灌装。
打孔可能引爆管道内原油
“打孔违法人员违法犯罪较重,涉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盗窃原油按盗窃罪处罚。”王志刚称,打孔非常危险,出现火花可能引爆管道内原油。
近期,东营警方发现了一处“油耗子”打孔盗油的院子。“我们向武警支队请求支援。”武警开着装甲车携带自动步枪在制高点进行武力控制,另外一路民警翻过墙,将里面的犯罪分子抓获。“在现场发现了打孔盗油的管道,而且发现了大量刀具。”办案民警说。
东营市公安局局长朱晨曦说,从1月开始,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涉油刑事案件25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9名,打掉犯罪团伙12个;查处治安案件132起,查处违法人员58名;查获非法收购、贩运、倒卖油品车辆97辆,收缴油品431吨;依法查处取缔非法收购、炼制原油厂点8家。记者 杜洪雷
(来源:齐鲁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