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两弹一星专家黄吉虎给热衷为孩子报班的家长们泼了一盆冷水。这位1958年的浙江省高考榜眼、数理化全科满分的高材生表示,小学有些题目,别说孩子做起来困难,就连他自己都做不出来。
中科大教授不会做小学奥数题,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近年来网络上屡屡出现一些小学生的暑假作业、乃至幼儿园面试“神题”难倒一大片成年人的景象,这说明我国孩子的教育难度相比起年纪,确实有点不相称。红了几十年的奥数,近年来虽有降温的迹象,但一直以来就是青少年教育超难度的典型代表。其实奥数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让一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孩子通过奥数来发现数学之美,投身科学道路,本是一件大好事。但奥数的问题主要是理念和实际执行中出现了偏差,本来是作为启发兴趣之用,但却染上了过多的功利色彩: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兴趣才上的奥数班,而是为了获得竞赛名次以保送名校;社会上一些奥数培训机构,也完全不把启发性、创造性作为教学重点,而完全是为了解题而解题,找套路、给公式,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没有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反而使得一些有天分的学生认为其枯燥无味,早早放弃了对数学钻研的追求。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早已备受批评,其中遭诟病的一点就是培养出的“考试机器”太多,创新型人才太少。其实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小学教育方向走偏,过于强调考试结果、成绩优劣,而不考虑塑造学生的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性格在青少年时期完成定型,应试教育体制只给学生提供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的任务也只是需要知道“正确答案”即可。这样一路走下来的学生,哪怕从名校毕业,顶多也只能做好重复性劳动,却无法从事创新型劳动。
从宏观上看,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必须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在创新能力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培养出更多不走老路、爱闯新路的创新人才。因此,在青少年教育阶段降低学习难度,转而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重点,或许今后中小学的考试不再需要用分数作为敲门砖,一项发明创造、一个田野调查等等都能让孩子上名校,才能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从应试轨道转到创新轨道上来。(张涨)
(来源:广州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