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主持政协双周座谈会 聚焦黑土地保护“接地气”

2015年04月10日20:0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俞正声主持政协双周座谈会 聚焦黑土地保护“接地气”

  政协双周座谈会聚焦黑土地保护 协商议政“接地气”

  全国政协9日下午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强黑土地保护”问题协商议政、建言献策。今年两会期间,这一议题在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被两次关注。

  委员们认为,加强黑土地保护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是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机制;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政策扶持。一些委员还对黑土地保护提出了五项具体举措建议。

  俞正声主席主持会议并和与会者交流讨论。除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负责人也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主题和内容十分接地气——在围绕“加强黑土地保护”问题展开的讨论中,发言涉及从转变耕作方式、农村产权制度到粮豆轮作、粮草轮作、秸秆还田等与土地和基层农民密切相关的诸多话题。

  这些来自田间地头并经过深入调研所提出的建议,都围绕调动农民的保护积极性这个核心问题,并指向了一个关乎全局的命题——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全国政协非常关注黑土地保护问题。此前,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曾就我国黑土地保护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事实上,当前国内黑土地保护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黑土地是不可多得的独特优质宝贵资源。中国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加强黑土地保护,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然而,由于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垦,近年来黑土地资源退化趋势明显,量在减少、质在退化。曾经被形容为“插根筷子能发芽”般肥沃的东北黑土地,每生成1厘米厚度需要数百年时间,现在却在以每年0.3到1厘米的速度流失。一些地区黑土层的厚度由原来的60至70厘米减少到20至30厘米。一些土地的化肥使用量比二三十年前增加了近一倍,黑土层越来越薄,营养越来越少,就像得了“贫血症”,加强黑土地保护已刻不容缓。

  中央对黑土地保护非常重视。此前发布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

  在9日的双周座谈会上,与会者发言从加强立法规划、转变黑土地耕作方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加强政策创新和落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不同角度,为保护宝贵的黑土地建言献策。

  经过不断探索,全国政协座谈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其越来越显著的特点是:从关系全局的具体问题入手,选准一个切入点,真正把它研究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切实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去年,全国政协就化解产能过剩、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等举办19次协商活动。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政协双周座谈会,将更加识民情、接地气,以其内容广泛、议题具体、氛围民主、讨论深入、成果丰富的优势,打造政协协商民主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记者程卓 李志晖)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