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好还是买房好,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这个春天,当一路高歌猛进的股市遇到大手笔的楼市新政,人们如何在炒股与买房之间做出选择,似乎更加困难。
从股市看,从去年7月份以来,沪指由2000点一线一路高歌猛进,步步紧逼4000点大关,区间涨幅将翻番。今年一季度,沪指大涨15.87%。有统计数据显示,交易中的2327只股票,第一季度只有33只下跌,涨幅超过10%的股票近2000只,涨幅超过100%(包括100%至672%)的股票有235只。
本轮新政之后的楼市表现同样可以用火热形容,楼市调控新政出台一周,北京市住宅成交量出现显著增长。来自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3·30新政”公布后的6天时间内(3月31日至4月5日),北京市新建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近两倍,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也迎来了购房小高潮。
面对股市、楼市双向向上,买房者想把资金投入到股市中,股市先期入市者想获利退出,各种两难的纠结情绪在市场蔓延。其实,破解楼市与股市的两难选择并不难,主要看炒股、买房背后的诉求。
从购房角度看,如果是急需买房自住,那么买房窗口期已经到来,随着“3·30新政”出台,首付、贷款、税费门槛已经降低,加上之前的降息,目前购房的成本已经下降。随着楼市小阳春的到来,开发商推盘力度、促销力度都在加大,因此,目前是一个不错的购房时机。
如果手有余钱,想要投资,那么从股市中搏一搏未尝不可,对于近期股市,本周新华社发文指出,本轮股市上涨不仅仅是央行宽松政策推动,而且是因为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系统性风险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所致。
在目前这个点位上更要审时度势,早在去年8月底,新华社就曾发文指出:“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相较于指数持续上涨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坚实基础的有质量的牛市。”如今,这一观点仍然成立。
即便是楼市整体复苏,好的房子仍然需要购房者精挑细选,即使在亢奋的牛市行情中,满仓踏空者也不在少数,因此,无论是买房还是炒股,都应该把握规律,不能因为盲目跟风,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
□邢飞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