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信息公开应先解决安全担忧

2015年04月08日15:14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转基因信息公开应先解决安全担忧

  原标题:转基因信息公开应先解决安全担忧

  7日,北京市三中院对律师黄乐平诉农业部关于转基因农产品信息公开一案做出一审宣判。黄乐平的诉讼请求被驳回,黄乐平当庭表示上诉。

  这一判决并不出人意料。黄乐平要求公开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的5个问题,农业部实际上都做了回应,只不过有3个问题以“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为由未给解答。客观而言,其中转基因标识制度落实情况确实由农业部监管,农业部应掌握一定数据。但对于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问题,农业部只负责其安全性评价,进口数量并不直接掌握,而黄乐平想知道的“是否拟在国内进行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是否有具体计划及计划内容”,且不说有没有这个计划,这本来就不是农业部能单独决定的事(至少需部级联席会议决定),农业部无法解答是可以理解的。

  无论最终的判决结果如何,笔者认为该案都具有一定价值,它至少能让公众认识到转基因安全评价和监管涉及的内容,有哪些信息是可以从什么渠道查询到的,换句话说,它有助于消解转基因的“神秘性”。

  当然,也会有人很执著于案件的胜负,甚至把它当作“抗拒转基因”的象征。在宣判后,黄乐平告诉记者,他并不一定支持或反对转基因食品,只是出于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考虑。但明眼人都知道,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人大概是不会提出这样的信息公开申请的,因为了解“转基因标识制定执法情况”和“转基因进口数量”并没有什么用处。

  很多人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困扰,其缘由仍是对转基因安全性不信任。这并非说“知情权”之类不重要,而是说,如果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认知不过关,追求所谓的知情权就很容易变成“抬扛”。比如说,转基因进口种类其实很简单,也容易查询到,但你如果怀疑市场上所谓的圣女果、甜椒甚至土豆是转基因的,就会生出“信息公开”的问题;如果对转基因的安全性评价不放心,即使公布了评价资料,你还可以怀疑评价的真实性和独立性……

  该案提醒农业部,应持续主动公开转基因相关信息,弥补多年来转基因风险沟通的不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回到问题的源头去,所谓的“知情权”问题,更像一种“心病”,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包括转基因的安全性在内的科学知识有起码了解和信任,在此基础上的权利主张才是理性而务实的。(洪广玉)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