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注重文化融合和资本多重奏 助推中国南车品牌走向世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肖中仁):随着“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公布,中外对此关注也日益升温。分析称在这一战略推动下,中国高铁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火车头,一些装备制造企业也渴望抓住这一机遇谋求发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技术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也越来越注重文化融合,以及国际并购等资本运作,打造中国品牌和加快“走出去”步伐。
在中国的高铁巨头——中国南车旗下的子公司株机公司有一个“明星”车间,中国总理李克强去年7月曾经到访这里,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加油鼓劲。如今,这里依旧热火朝天,十多辆各型列车正在紧张有序地组装。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韩军告诉记者,这里生产的列车将销往十多个国家,“在这个地方,我们所有的车辆你们可以看到它是柔性化生产,很多种车型都不同,它是各个城市对每个地铁和动车组的需求不同,根据需求来设计和制造来满足他们的要求。现在都是小订单、多品种的生产节奏,有十多个国家,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土耳其、南非、埃塞尔比亚,今年还有给马其顿做的动车组。”
在国际市场上,与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等巨头同台竞争,韩军说,每一笔订单都来之不易,“比如在马来西亚,我们第一个订单守了10年才拿到,我们的营销人员换了一批有一批,但是这个市场一直在紧跟,当时我们拿到这个订单是38亿人民币,仍然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最大的订单。”
截至目前,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陆续获得了马来西亚的五个订单,除了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注重文化融合也是重要因素。比如,动车组采用马来虎的头型设计,设立了女性专用车厢,以及伊斯兰教民众祈祷的祷告室。如今,中国南车的产品已经出口84个国家和地区,在土耳其、南非、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地还建立工厂,拥有外籍员工5000多名,主持并参与制定了59项高铁国际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南车还在马来西亚首创了城际动车组的维护保养的“4S店”模式,聘用当地的员工超过70%,这一模式在国外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党委书记傅成俊说,中国南车的产品在“走出去”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从简单地卖产品到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的升级,“实际上我们走出去就是代表中国企业,当时一是诚信,第二是敢承诺,说到做到,提炼成一个共赢的概念,让别人从你的产品和服务中省钱,提升了服务质量,没有这个理念,做不长久。”
此外,中国南车还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拓展海外市场。截至目前,中国南车已经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四个国家收购了6家企业,并购金额超过40多亿元。谈到“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企业机遇,中国南车董事长郑昌鸿表示,这将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里最重要的内容我想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南车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们现在已经和“一路一带”上的很多国家拥有非常紧密贸易关系。另外,高铁也在全力加速走出去。目前谈的比较接近的项目就是泰国高铁项目和新加坡到马来西亚的高铁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