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腐败,惯出来的毛病

2015年04月07日09:26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驾考腐败,惯出来的毛病

  原标题:驾考腐败,惯出来的毛病

  湛江市一起驾考受贿案近日二审判决,据羊城晚报报道,当地车管所原所长梁志雄因受贿22万多元获刑10年。据了解,在这起案件中,大多数驾校学员都交了红包,39名涉案考官主动上缴红包共计2100余万元。

  这起案件涉案人员较多,涉案金额较大,据称是湛江史上最大驾考受贿案。近年来,随着购车人群增多,参加驾考人数与日俱增,驾考成为许多地方车管所的一块“唐僧肉”,因此滋生各种违法乱纪现象。驾考腐败之害,非但在于影响公共服务正常运作,损害政府公信力,还在于不知放过了多少“马路杀手”,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这些国家工作人员一手拿红包,一手开闸放水,害人害己害社会,自当受到严惩。

  但从另一角度看,驾考腐败的产生,原因固然在于部分工作人员罔顾法纪、以权谋私,却也与所谓“红包文化”不无相关,后者或是构成驾考腐败的社会土壤。

  湛江这起驾考受贿窝案的实际涉案金额,应不止于此。正如一个涉案考官所说:“反正每天都能收到(红包),随收随用,自己都记不清收了多少钱。”这也是多数涉案考官的情形。也就是说,涉案人员所收贿赂,其实就像“凑份子”一样,是由数额不大的红包累积而成。有的涉案考官光主动上缴的赃款就达上百万元,可见这起窝案涉及的行贿人员之多。

  不过,这也表明,收取红包已成为受贿人员的习惯性动作,以至于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意识;而部分参加驾考的人员却也把送红包当作惯例,不送则心不安,否则生恐考试被刁难。就此而言,驾考腐败可以说是给惯出来的毛病。受贿者拿钱不手软,或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在拿,而行贿者络绎不绝,又或者是因为看到大家都在送。一来二去,原本是一场玩火的禁忌游戏,在参与者眼里却不过是家常便饭。

  在我们身边,类似红包现象实在并不少见。譬如看病要给医生红包,办事要找关系送礼,做生意的也要看“上面有没有人”……对许多人来讲,制度规定不过是一张纸,关系和金钱才是“打通关”不可或缺的“两把刷子”。这既真实反映了当下法规和监督体系尚不健全、法治意识缺乏的一面,也足以表明,红包陋习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根源。

  几年前,有位华人女子苏某在英国考驾照,路考时担心过不了关,半路上强塞给考官一个装了四五百英镑现金的红包。考官惊骇之下,当场终止其考试资格。而苏某在气急之下,竟然动手撕扯抓伤考官,结果以行贿罪和伤害罪被起诉。考官震惊万分,就在于这是赤裸裸的犯罪行为。女子恼羞成怒,或在于不解“潜规则”为何不管用了。相关案例既说明制度规则的重要性,也表明类似文化陋习对国人之影响深刻。

  都说反腐败要动真格。有些人认为,这是指制度监督和执法执纪要动真刀真枪,不给腐败活动留下空间。这当然没错。同时不能忽视,公众对待腐败也必须动真格,不能给腐败分子机会,更不能为腐败活动添砖加瓦。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时会面对抵制腐败或参与其中的选择。就像考驾照,如果人们都坚守原则不给考官送红包,就不会发生类似驾考腐败现象;反之,则自己可能成为腐败活动的参与者。

  破“山中贼”不易,破“心中贼”更难。收受红包是腐败活动的日常表现形式,也是让官员不自觉中掉进腐败陷阱的诱饵。无论官员或普通民众都不能惯着它,不当一回事。(魏英杰)

(来源:钱江晚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