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成了婚姻天堑!”“五一”假期前是相亲定亲的一个高峰期。连年暴涨的彩礼钱,让不少为儿娶妻的农村家庭叫苦不迭,也引发出一串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近日,吉林省石岭镇杜家屯的老张,正在筹办儿子婚事。女方家一开口,就要30万元彩礼,还不包括新房、首饰。这可愁煞了老张:“5年间,彩礼翻了三四番!给儿子找媳妇,找不到愁,找到了更愁!”
“老张算幸运的,穷人家,根本没人敢保媒!”杜家屯的“媒婆”胡大姐告诉记者,由于重男轻女使一些农村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周边十里八村的适婚男女比例多在5:2,女孩因稀缺而抢手,彩礼自然炒成了天价。
“过去彩礼送三金,如今现金三斤三。”黑龙江的一位村民说,当地前些年主要送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后来开始“大包干”,直接给女方家送现金,这两年百元人民币要打捆过秤,重量达到三斤三两,才算“讲究人家”。
巨额彩礼令不少农村家庭“因婚返贫”。在长春市,一位50多岁的环卫工指着几个工友说:“我们多因给儿子张罗婚事,家里一下变得拮据了,一大把年纪还得进城打工,真不知道将来干不动时咋办?”
数据显示,我国30岁~39岁的非婚男性在同年龄段择偶面临613.9万人的缺口。而暴涨的彩礼,也进一步加剧了光棍汉的“脱单”难度。
“我们这儿以前流行‘万里挑一’,即送10001元彩礼;后来涨到6.6万元、8.8万元、9.9万元;现在时兴‘万紫千红一片绿’,就是要送1万张5元的、1000张100元的,还有一大片50元的,加起来得20万元左右!”家住河南农村的小周31岁了仍单身,说起彩礼就头疼。
对此,有关社会学者称,彩礼是流传了几千年的民俗,原是体现男方对女方家的尊重。但如今天价彩礼已把婚姻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经济角逐。学者表示,如被索取过多彩礼,男方家可能会产生不满,也使婚姻生活掺杂不和谐因素,易造成两败俱伤。(记者柳姗姗 彭冰)
(来源:工人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