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校园"足球种子计划":不识梅西 只爱踢球

2015年04月04日20:0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浙江农村校园"足球种子计划":不识梅西 只爱踢球

  新华网杭州4月4日体育专电(记者魏董华 夏亮)穿着绿色训练背心,在一块几近“斑秃”的足球场上奔跑、盘带、射门,动作有模有样。要知道,半年前,足球对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小学的这些农村孩子来说,还是一项陌生的运动。

  他们很少看足球比赛,也不认识梅西等球星,对他们来说,踢足球,仅仅就是为了在运动中追求快乐。

  2014年10月,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发起的“足球种子计划”,分别在浙江省嵊州市剡溪小学、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小学启动,这是国内比较早的面向农村、偏远地区小学生的纯公益五人制足球培养计划。

  从零基础开始,仅仅过去了半年不到的时间,这些二、三年级的小孩子们球技却已让记者一行人感到惊讶:脚弓传球准、带球绕桩稳、颠球球感好,这些基本足球技术动作已初见雏形。

  “我们只能回家后在自家院子里对着墙踢,练传球,”新市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管泽铭说。在农村,这些孩子住得很分散,放学后鲜有聚在一起踢球的机会。

  “中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体现在方方面面,也包括校园足球。”黄龙体育中心副主任赵航波说,不带功利心,不为培养足球精英,“足球种子计划”本初是想普及足球运动、扩大足球人口。

  除了资金以外,专业足球教练的匮乏让很多农村学校成为开展校园足球的洼地。正是基于此,“足球种子计划”将前上海申花和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成员带到了这两所农村学校,担任足球教练。有了专业足球教练,不少家长开始考虑送孩子去踢球。

  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共识正在慢慢达成。“前段时间几次大规模的流感侵袭学校,我特意问了‘黄龙足球队’的孩子们,几乎都没有生病请假的,踢球确实让孩子们的身体更健康,”新市镇中心小学校长孔鑫火说。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哲透露,今年足球已被列入嵊州市中考体育备选项目。考核方式是颠球,男生连续颠球25个满分,女生则是20个满分。

  “效果如何有待验证。无形中也是在引导更多的家长支持孩子踢足球,而不是阻止他们,”王哲说。

  然而,让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担忧的,还是踢球的时间难以保证。“足球场地问题其实不大,能不能把孩子从教室里真正放出来才是关键,”孔鑫火说。教育部门对班主任有优秀率和良好率的量化考核,考虑到成绩因素,放孩子们出去踢球很难。

  这两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了课间操的40分钟时间用作足球训练。为了增加训练时间,剡溪小学还特地在寒假进行了10天的集训。

  “10天的集训非常有效果,孩子们的球感好了很多。”前上海申花俱乐部成员、剡溪小学足球教练叶晗说。

  “当足球训练和现有课表发生冲突,只能让任课老师拿出课余时间给足球队的孩子们补课,这不是长久之计,”孔鑫火说。

  赵航波说,他们还对学校的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在不少农村,许多学校的体育老师根本不会踢球。“所以,我们的‘种子计划’也包括教练种子,因为我们的教练下农村只有两三天时间,更多时间还得靠本校老师。”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