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制墨厂传承文化馨香

2015年04月04日01:57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大有制墨厂传承文化馨香

  位居文房四宝之二的墨,因颜色的浓淡变化丰富,而让中国的书画艺术呈现与众不同的风采,因此拥有一块墨色漆黑、墨味清香的上好墨条,是所有书画家们梦寐以求的事。在台北县三重市的小巷弄里,有一间仅13平方米大的手工制墨厂,就是替书画家们圆梦的所在。这里制作的墨条质量之佳,吸引了全台各地书画名家远道而来订制。

  大有制墨厂虽然空间并不宽敞,却是台湾仅存的手工制墨厂。年近70岁的陈嘉德师傅,是大有制墨厂的负责人。“我十四岁,小学还没有毕业,就一个人坐火车从嘉义来到台北,后来透过台北火车站后面的职业介绍所,才来到三重的制墨厂学做墨。”陈嘉德说。

  当时陈嘉德学艺的制墨厂老板,是来自福州的制墨专家,每当老板做墨时,他就静静站在一旁看,听老板讲些风干时间及干湿度控制等制墨原理,其他时候还要忙打扫、帮老板娘照顾小孩、采买原料、帮阴干的墨翻面、送货等杂事。“早上七点起床,往往要忙到半夜十一二点才能休息,这样的苦日子一直撑过三年四个月后,才正式从打杂的学徒升级为师傅。”

  出师后的陈嘉德待在原制墨厂,因工作态度认真得到老板赏识,而获得老板亲授制墨原料的调配功夫。一般来说,墨是由烟、胶和香料三种材料熬煮槌捣而成,在整个制墨过程里,最重要的便是材料的调配,如果调配的分量不对,如烟的分量过多,墨色会黑而无光;胶若过量,则会光而不黑,而不同种类的烟(有松烟、油烟、漆烟、化学烟等分类)、胶(有牛皮胶、鹿胶及合成胶等)和香料(常见有麝香、冰片),调配的分量比例也不同,此外,天气也是影响原料比例的重要因素,因此调料师傅是决定墨质量好坏的关键人物,在制墨厂内举足轻重。而陈嘉德就在老板毫不藏私的调教下,练就了扎实的调料功夫。日后他独立门户能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便是过人的调料能力。

  多年来,在传承文化技艺的路途上,陈嘉德始终踽踽独行,虽然也有感兴趣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学做墨,但总是吃不了苦而半途退出。但在多年前获得台湾教育部门颁发的薪传奖后,却有了转机。原本没有兴趣接手制墨厂的儿子陈俊天,在莫大荣誉的驱使下,视文化传承为一种义务,已逐渐接手部分工作。

  传承文化的希望重燃,面对未来,父子俩都有“做到老,做到做不动为止”的使命感。

  (孙权)

(来源:人民政协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