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4月3日电(记者李美娟)去年承包了2960亩田,勤勤恳恳干一年,却亏了30万元。今年春耕备耕该如何开局?江西崇仁县种粮大户范小华走出困惑再出发。
今年43岁的范小华曾是崇仁县农资公司的一名职员,后来自己开店经营销售了20多年的化肥、农药,积累下殷实的家底。听县里一些种田大户年赚百万元,范小华心痒了。
“卖农资的优势摆在那儿,我以为种田只要化肥投入费用少就能赚到钱,没想到里面学问大得很。”回忆去年情形,范小华颇有些悔意。
“首先是租的田不好,不少田块分散,机械作业不便,四百多亩地势差的边角田或者因旱因涝、或者因不能机械耕种抛荒了。”范小华分析亏本的原因。
2013年冬,没有经过逐步扩产的范小华直接投入100万元在郭圩、孙坊、白露等6个乡镇17个村流转了土地2960亩。缺乏经验的他没考虑到水利好且连成片的优质田才是机械作业、规模化种田的盈利点。
在他所承包的土地中,最大连片的不过200亩,小的只有十多亩,且多为地势差、水利设施欠缺的中差田。在孙坊镇月塘村,为了改善灌溉条件,他花10万元打了50眼机井,但有些农田还是耕种不了。
“其次是‘天灾人祸’,去年遭遇冰雹砸打,三四百亩农田大幅减产,最重要的是‘人祸’,我不懂管理,产量不行。”范小华说,“下了田,我才知道自己不在行。什么样的田适合种什么品种,什么时候下除草剂,怎么进行配方施肥和联防联治,走到田间地头,我懵了。”
范小华说,自己不懂管理,在请稻田管理员时也欠考虑,随便在当地请了一些人。每次将化肥、农药交到他们手中就了事,不过问水稻长势和施肥喷药落实情况;在晒谷收谷方面,由于地散人不熟,请人、租晒场花钱不说,晒场清扫彻不彻底也没管。
“去年稻谷亩均产量只有840斤,我们这里另一个种粮大户亩均产量1300余斤,相差太远,还浪费了不少农资!”范小华痛惜道。
范小华说:“亏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投入太高!”去年,范小华成立了绿丰合作社,成立之初没有足够的配套农机。从育秧、翻耕、机插到收割,90%以上的活儿都得请人做。加上在各种植点请人晒谷、租用晒谷场、运输等费用,全年劳务总支出180多万元,高出其他种粮大户两成。
吃一堑,长一智。今年年初,范小华退了400多亩分散的中差田,增加集中连片耕地400亩。同时根据稻田分布特点,划分成7大区,聘请责任心强、农业经验丰富的农民担任稻田“护理师”,并且将超出亩产底线部分作为奖励,调动“护理师”的积极性。
为彻底解决晒谷难问题,范小华还多方筹资300多万元,购置了12组烘干设备,日烘干量达150吨。“今年要打个有准备之仗。”他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