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纪委消除“灯下黑”所揪出的“内鬼”

2015年04月02日17:28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盘点中纪委消除“灯下黑”所揪出的“内鬼”

左起依次为魏健、曹立新、钟世坚。

  中纪委网站1日发布,广东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钟世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钟世坚成为十八大后第二名落马的省级纪委副书记。

  钟世坚1956年5月出生,广东电白人。他在珠海工作30余年,并于2007年出任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2011年9月,钟世坚调入广东省纪委,任正厅级干部。2012年1月出任广东省纪委副书记,2013年3月兼任广东省监察厅厅长。

  这是中纪委“自我开刀”、“自我净化”的又一案例。

  哪些人是中纪委消除的“内鬼”?

  十八大以来,已有多名纪检干部以及与纪检系统有关的官员落马。

  2014年5月9日,中纪委曝光一起纪检系统内部腐败案件: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魏健成为了当时中纪委机关内部最高级别的落马官员。除此之外,还有山西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杨森林以及中纪委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原监察专员曹立新等成为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灯下黑”。

  据《廉政瞭望》报道,2014年8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反腐专家李永忠在一个讲座中感叹道,“几年来,曾任职东南西北四个省的纪委书记王华元、李崇禧、金道铭都出了问题,实在让人痛心。这也说明中央纪委查案没有禁区。”

  十八大以来,中纪委监察部已进行了两轮机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在2014年4月增设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防止纪检监察系统“灯下黑”。

  对于此机构设置的初衷,王岐山曾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表示,此举意在加强对中纪委监察部机关以及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的执纪监督,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努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科院专家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充分体现出了党内没有特殊党员、特殊干部、特殊队伍的政治立场。“即使掌握了执纪权,不但没有特权,反倒应该接受更加严格、严苛的纲纪约束。”自揭家丑,也说明我们找到了反腐败的正确道路,显示出了党内自我净化、自我纠错的超强能力和政治定力。“打掉这些‘内鬼’,无论是树正气,还是净化政治生态都会有一个可预期的良好未来。”

  专家解读: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灯下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纪委也不断强调,要打造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2015年1月7日,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一系列数字,2014年查处的违纪违法纪检监察系统干部1575人,其中厅局级34人、县处级229人。

  黄树贤在发布会上说,要以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不遮掩、不护短,教育了干部,纯洁了队伍。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坚决立案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社科院专家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纪检监察干部如果执纪违纪、知法犯法,造成的恶果是加倍的。否则会造成“沼泽效应”和“破窗效应”,“不解决灯下黑的问题,谁还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纪律、法纪的敬畏感?” 所以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去清淤、排毒、拔烂树。不管这烂树是病在党政干部,还是纪检干部里,都要零容忍。崔小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