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闭症”患者超千万 发病率逐年攀升

2015年04月02日15:22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中国“自闭症”患者超千万 发病率逐年攀升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雁华当天透露,中国自闭症发病率正不断攀升,患者已超1000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起病于儿童早期,是一种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不少患者伴有明显精神发育迟滞、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4月2日,《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在京发布,这是内地首部关注自闭症康复的行业报告。

  “自闭症已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张雁华在发布会上透露,自上世纪以来,自闭症在中国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目前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统计,1975年,全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1/5000;而截至2014年,发病率已升至1/68;自闭症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也逐年增长,截至2012年,在发病率为1/88的情况下,已达1370亿美元。

  自闭症该如何康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魏坤琳强调“自闭症不能根治,切勿‘乱投医’”。

  常年从事脑神经科学等研究的魏坤琳说,作为一种发育障碍,自闭症的成因很复杂,无特效药,康复训练等是目前证明唯一有效的矫正途径。

  “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对康复很重要。”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的创始人孙梦鳞10多年来从事自闭症儿童康复研究。她说,所有新生儿母亲,对孩子以下11个异样反应要高度警惕:一岁还没牙牙学语,不会用肢体语言表示需求;16个月还不会发单音;两岁不会发两个字的音节;对叫名字没反应;语言和社交技能退步;无目光对视;不知道玩具的正确玩法;将物体按固定方式排列;迷恋单一物品;不会笑;听力有问题。

  她说,自闭症孩子的教育理念与普通儿童应该相同,但对自闭症儿童,要先重点教生活自理、社会行为规范等生存技能。

  根据去年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国将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至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达90%以上。(记者 曾鼐)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