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评论大赛
设备落后和师资不足也是校园足球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北大常以校园辽阔自居,也只有两个小号球场和两个五人制小场,且均为假草球场。
3月16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五十条具体内容,进一步强调发展校园足球。一时间,校园足球风靡全国大中小学校——清华时隔5年后恢复足球招生、北师大成立校园足球中心、河南一小学自编足球操等纷至沓来。多所城市甚至表示,计划将足球列为中考项目。
对于中国足球的落后,业内专家从体制和文化等方面做出过解释,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无人踢球”。有人列出很多球队的“粉丝”数来反驳。但那些只是“粉丝”,和追着“超女快男”的fans没有什么差异。他们出于对足球的兴趣,看电视比赛不少,却很少身体力行。城市中极少但仍空荡的足球场,就是佐证。
“无人踢球”在校园内尤为突出。中小学体育课总被各科老师以各类原因强占。在大学也不容乐观。在我做系足球队队长的三年里,没有从每年约八十人的大陆本科生中招到任何一人。不敢相信?但这就是现实。其中并不乏足球迷,甚至有狂热者可将几十人的球队阵容如数家珍,但看的比赛越多,似乎越不愿真正踏上球场。
设备落后和师资不足也是校园足球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北大常以校园辽阔自居,也只有两个小号球场和两个五人制小场,且均为假草球场。每到周末,学生们总要忍受和社会人员争场的困境。校内目前教授足球课的老师共有三位。每逢校队比赛,老师兼任教练时,足球课甚至要面临停课的尴尬。
校园足球落后,必然导致整个国家足球的衰败。去年夺得世界杯冠军的德国队,十年前也曾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德国足协痛定思痛,投入数十亿欧元发展青少年足球。正是这批球员,为他们带来了阔别24年之久的大力神杯。如今已是足球强国的日本,就是以本田圭佑、香川真司等一批大学球员为核心而建立的。在这项极其强调个体天赋的运动里,训练并不是成为球星最重要的条件。但若无人踢球,缺少选择,也只能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让青少年踏入球场是振兴足球的希望,《方案》在宏观上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以考试的形式,恐怕会让足球成为学生的新负担,失去其本身的华彩。
□郭兆涵(北京大学学生)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