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介绍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情况,矫勇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去年12月正式通水,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北京目前已经收到1亿立方米,河北、天津都收到水,受水区总共接近4亿立方米。
矫勇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纪工程,是重大的跨流域、跨区域的战略性资源配置工程。中线工程的效益在论证时期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北京从2000年到现在年均水资源量23亿立方米,南水北调调来了10亿立方米,占了全部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对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它的效益、它的帮助、它的支撑作用应该是非常巨大的。
矫勇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带来的效益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去年12月正式通水,到现在四个月的时间,靠四个月的时间来评价它的效益,有点操之过急。而且单说这四个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北京目前已经收到1亿立方米,河北、天津都收到水,受水区总共接近4亿立方米。所以,在未来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定会发挥骨干支撑作用。
矫勇强调,72项重大水利工程在西部布局了很多,比如说去年新开工的17项就有10项是在西部。包括西江大藤峡、陕西引汉济渭、贵州毕节夹岩水库等。夹岩水库国家要投资183亿,这一个项目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毕节六县的城乡供水安全,同时对生态修复产生很好的作用。毕节边境是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有了这样一个水资源保障工程,对生态修复也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所以,这172项工程重点在西部。今年拟开工的27项,接近一半的项目在西部,“十三五”还会有一批项目放在西部,来支撑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矫勇介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过去总体规划当中东中西三条线路之一,西线一直在积极稳妥地进行论证。西北地区还有节水的潜力,还要把节水的潜力挖足,按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加大节水的力度。同时,西线的工程涉及到四川很大一片山区,生态保护非常重要。所以,也将进一步论证西线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调过水来以后怎么样在西部地区、西北地区进行合理的配置。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