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3月30日电(记者袁慧晶)“春潮涌动情飞扬,涛声回荡鸣交响。我的家乡似画廊,白塔河畔写华章。将军岭,贮宝藏。集镇旺,雕刻忙……”3月29日下午,江西余江县春涛镇文化站前,56岁的吴银凤穿着自己过年才舍得穿的衣服,和50多位农民一起扯开了嗓子,学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歌。
春涛镇历史悠久。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赣东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9月,春涛乡撤乡设镇,这一“升格”让村民们都激动不已。春涛镇文化站的农民站长吴光明因此萌生了创作镇歌的想法。
“让在外闯荡游子的乡愁有个寄托物,让依赖这片土地的村民有份自豪感。”带着这份心愿,吴光明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找能人填词谱曲,终于在今年1月份完成镇歌《春涛,美丽的家园》。
镇歌第一次亮相是在妇女节的演出活动中,当时镇上的文艺队演唱完后,场下掌声雷动。“很多村民都感觉很新鲜,围着我说想学着唱,问什么时候能教他们。”吴光明回忆说。他决定通过镇上文艺宣传队的成员“把镇歌普及到镇里的每一个角落”。
乡镇文艺宣传队副队长艾红娇是这天下午的声乐老师之一。培训课从下午一点开始,但为了教好镇歌,她和几个文艺队的成员上午就过来提前演练。艾红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对不住家中的孩子,中午只能委屈他们吃方便面了,晚上回去做大餐补偿他们。”
在写着词曲的黑板跟前坐着的是已经71岁的艾晚红。老人原先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退休后在文艺队里拉二胡。听到下午有学镇歌的活动,老人兴冲冲地赶来伴奏,怕看不清黑板上的曲谱便特意坐在了前面。老人对镇歌赞不绝口:“歌词有当地特色,特别能勾起乡愁;里面提到的‘将军岭’生产的红石,曾经帮助村里几代人填饱了肚子。”
吴银凤是滩头村前屋村小组的一名跳舞爱好者,她所在的村小组距离镇上有20里路。为了学镇歌,她骑电动车赶了半个多小时山路。大字不识一个的她,在人群中唱得分外卖力。“这是写自己家乡的歌,再难也要学会。”
印畈村黄家村小组的倪早梅觉得镇歌非常亲切,她说:“唱着唱着就唱出了咱春涛人的心声。”眼下她唯一的心愿是,能有一台音效好些的音响设备,让她们能更好地学习镇歌。
“听说城里人(指余江县)都没有自己的歌,咱们镇上倒抢了个头名。”黄泥村畔七村小组吴年花感觉很自豪。
作为春涛镇党委书记的黄海友也很自豪。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乡镇乃至村一级的文化事业都有了提升。农民也渐渐赶上了潮流,跳起了广场舞,学习起了书法,有了比搓麻将更健康的文化休闲生活。”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