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晓义村:文明创建让乡村景美人更美

2015年03月30日15:35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山西晓义村:文明创建让乡村景美人更美

  新华网太原3月30日电(记者刘怀丕)“一条乌马河,数座古庙楼,晓义美名扬四周,良田万亩沃流油,歌舞比赛拔头筹,合村欢乐喜不够。”当晓义村村民得知他们获得了“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把这一曲《晓义赞歌》唱得更加响亮。

  晓义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这个村文化底蕴深厚,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棍铁棍的传承地,是戴氏心意拳重要传人田汝文的住所地,村内现存有古关帝庙和古戏台楼。近年来,晓义村整理村容村貌,开展文艺活动和加强道德教育双管齐下,提升村民精神文明层次,建设美丽乡村,成效明显。先后被评为县市省文明村后,今年2月份,晓义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走近晓义村,欢迎来客的是一座仿古牌坊。穿过牌坊进村,街道干净整洁,两旁的绿化树抽出嫩芽,太阳能路灯伫立在侧。走街串巷可见,每隔几户都有垃圾存放点。

  “通过几年努力,我们村实现了自己的‘四化’,就是道路硬化、街巷亮化、村庄绿化、垃圾处理清洁化。”晓义村村主任刘必耀介绍,村里家家户户门口都修了路,垃圾处理是每十户公用一个点,有专人定期清理拉运。

  “以前,雨天和晚上不敢出门,怕滑怕黑,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腿脚有些残疾的村民张建智说,现在好了,晚上也会出来找老伙计们奏乐器。

  晓义村的“四化”让村民得到了实惠,村容村貌变美了。

  “不仅村容村貌要美,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得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美丽乡村。”刘必耀说。

  这些年,晓义村逐渐形成9支文艺队,包括扇子舞、秧歌队、柔力球、戏曲票友会和街舞等,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段。村里每周一、三、五组织放映红色教育片;每晚在村里文化广场组织妇女们跳舞,打花鼓;村里的戏剧票友也每晚进行表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娱乐生活,赌博、打架等陋习也得到改善。晓义村妇女主任程亚萍说:“村里的文艺队不仅让村民玩开心了,还在市里县里拿过多次奖项。”

  农闲时节的每天下午,晓义村文化广场里,跳广场舞的,舞扇子的,扭秧歌的,很是热闹。贾云霞身穿喜庆的秧歌服装,跳得欢快又利索,如果不是自报年龄,很难认出她已经66岁了。“天天跳舞,身体锻炼了,心情变好了,人当然看起来就年轻了。”贾云霞说,全村人一块跳舞,原来不认识的不熟悉的,现在也变得感情热络了。

  “晓义妇女一千多,武家立花品德优;生产文艺两不误,孝敬公婆爱媳妇;心灵手巧争上游,光荣榜上美名留。”这是晓义村赞美好媳妇武立花的民谣。

  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晓义村每年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树立道德榜样让村民学习。村里还通过道德讲堂、编唱歌谣的方式,把这些先进事迹传播出去,让村民耳濡目染。近些年,村里涌现一批道德典型,如孝亲敬老的刘廷亮、好婆婆李翠娥、好媳妇武立花、道德模范程国鼎等等。

  红白喜事如何操办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晓义村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把好这个风向标的方向。最近,村民刘万春办理了女儿回门宴,每桌加上烟酒花了200多元。“理事会有要求,饭菜、烟、酒都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这样避免了大家互相攀比,群众欢迎得很。”刘万春说。

  村容村貌整洁,社会风气向好,晓义村村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乌马河水绕村流,支部村委好运筹;良田深井咱都有,迈步发展不发愁;道德传统没有掉,歌舞唱得乐悠悠;展望前景似锦绣,百尺竿头再加油。”村民唱道。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