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行长: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属较低水平

2015年03月28日16:29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工行行长: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属较低水平

  中新社博鳌3月28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28日在海南博鳌表示,尽管最近两三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1%左右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属于较低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姜建清是在当天召开的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下一次金融危机”上作如是表述的。就商业银行的风险而言,姜建清坦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都是下降的,但最近一两年开始上升。

  所谓不良贷款,按照中国国内的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关注类贷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贷款五级分类的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往往意味着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借款。

  根据中国银监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年初增加2506亿元,该数据已连续十三个季度上升;同期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25%,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亦创近四年新高。

  但姜建清认为,上述风险总体可控,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商业银行1%左右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属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考虑到全世界25个最大的银行,去掉中国的几家银行之外,平均不良率3.96%;此外,商业银行贷款200%的拨备水平大大高于世界其他的大银行,能有效防范不良贷款出现呆坏账的情况。

  姜建清进一步指出,要认识、防范金融危机,不能简单从金融体系内去寻找,而要从经济结构的大格局去看。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从过去的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一阶段对很多企业来说确实是很大挑战,银行业也不例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完全没有金融风险”,姜建清强调,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信用风险,不仅在商业银行体系内,也应关注影子银行体系内,防止形成区域性风险。“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的平稳增长,中国的金融风险就能处于可控水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