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副主任陈寅:2000多家外企投资自贸区 90%为备案制

2015年03月27日15:14  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上海自贸区副主任陈寅:2000多家外企投资自贸区 90%为备案制

  央广网博鳌3月27日消息(记者宁静)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分论坛《对话自贸区:“小试验田”的大未来》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寅介绍了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的经验。他表示,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2000多家外商企业投资到自贸区,自贸区23项措施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

  陈寅表示,自2013年9月底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主要围绕着投资、贸易、金融和政府职能转变,积极进行探索实践。

  投资:建立负面清单制度

  在投资领域,建立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新体制,负面清单从2013年的190条减少到2014年的139条,下降26.8%。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为外商进入中国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有2000多家外商企业投资到自贸区,90%都是以备案制进行的。企业注册资本由过去实缴制改为认缴制。

  贸易:单一窗口 单一监管

  在贸易领域,自贸区海关、海事、边防设立了单一窗口,方便企业办事。同时进一步将单一窗口的覆盖面扩大到其他的政府管理部门。在贸易监管方面,进一步推出了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理,入关很多货物管理时间周期大大的缩短。

  金融:建立自由贸易账户

  在金融领域,自贸区建立了自由贸易帐户,为企业跨境使用资金提供通道。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家银行,其中包括4家外资银行,11000家企业开设了帐户。在监管措施上,自贸区还建立了反洗钱、反融资、反逃税等一些探索和创新。

  政府监管:事前转到事后

  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自贸区逐步把监管从事前放在事后。截至目前,自贸区已经有1万多家企业进行了年报公示,对有异常情况的企业也进行了监管,同时还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另外,还建立了社会监督制度,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及各方专家的监管作用。

  经验总结:23项措施可在全国推广

  去年12月,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经验进行评估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明确,23项措施可在全国进行推广,包括投资、贸易、金融、和服务业的开放。另外有六项措施可以推广至海关特殊监管,涉及海关监管、检验检疫措施。另外还有六项措施,推荐建议各个地方政府进一步的借鉴运用,包括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设立企业单一服务窗口等等。

(来源:中国广播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