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开除”仅适用于公职人员

2015年03月27日02:33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超生开除”仅适用于公职人员

  第三只眼

  在违反计划生育这点上,国家工作人员和普通人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企业作为劳动合同的一方,没有必要过多动用“纪律处分”,否则就是将行政责任混同于劳动责任。

  3月25日,《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多生育的,给予降级、撤职处分;多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等,将给予开除处分。

  媒体将之概括为“陕西拟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多生两个子女将被开除”。而就在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刚刚举行发布会,明确“用人单位无权开除生二胎员工”。两者是不是矛盾了呢?

  其实,关于计划生育的国家立法是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下称《人口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计划生育,除了要缴纳社会抚养费,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也就是说,国家工作人员和普通人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前者责任更重。因此这次陕西规定“多生两个子女将被开除”,也只是细化了上位法中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的规定。

  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并不是国家机关的普通企业,却狐假虎威、不适当地适用《人口法》,将违反计划生育的职工“开除”,不排除其中有的是借机侵犯劳动者权利。

  所以,这次北京市二中院明确“用人单位无权开除生二胎员工”,一是因为普通企业职工并非《人口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二是普通企业的职工,即使违反计生政策,用人单位也只能做出“纪律处分”,而解除劳动关系不属于“纪律处分”。

  对于超生产生的行政责任,普通公民支付社会抚养费就可以了,企业作为劳动合同的一方,没有必要过多动用“纪律处分”,否则就是将行政责任混同于劳动责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江西、广东等省仍然按2001年的《人口法》,在地方条例中规定:对于违反计划生育的普通职工,企业可以予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否合适?是否超出上位法《人口法》所规定的“纪律处分”的范围?按“后法优于先法”的原则,这些地方规定是否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擅自扩大了解除劳动关系的范围呢?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单独二孩”政策之后,计生国策有了很大的调整空间,地方政府理当顺势而为。这次北京二中院明确“用人单位无权开除生二胎员工”,严格限制了普通公民的违反计划生育的责任,用司法政策保障了劳动权这种公民的宪法权利,也为计生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种司法智慧值得学习。

  □徐明轩(法律工作者)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