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房地产放松政策接踵而至,公积金贷款松绑最为明显。《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除国管公积金、福建、济南、宁波等地已出台稳楼市政策外,山东、惠州、上海、广州等省市也正在酝酿出台政策。这意味着,近一年来未有动作的一线城市也将加入放松大军。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中央管理层对房地产政策的态度是释放合理的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应势而为,除已发布新政的省市外,预计后续会有10个左右的省市发布类似政策。
24日,杭州市相关部门发布通知,自4月1日起,杭州将重启“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方式。相关人员表示,此次重启“公转商”是因为目前杭州市公积金中心已轮候放贷,需要缓解资金运营压力。这是继福建、济南等地之后,又一地方微调公积金贷款政策。
此前,福建省首个以省为单位出台《关于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的若干意见》,要求对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首付比例降低至20%。其中,已还清首次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职工可以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首次及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均执行基准利率。
济南市也发布通知,对首套自住住房已经结清购房贷款,为改善居住条件购买二套自住普通商品房,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家庭,执行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即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以下的商品房首付比例为20%。
惠州方面,惠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惠州公积金贷款正在酝酿“认贷不认房”新政,或将于下月出台。当前惠州住房公积金贷款执行原有政策,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房首付只需两成,二套首付不低于五成。山东省住建厅23日也表示,今年年底前,山东省将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三线城市相继放松之时,北上广等在去年一直未有松绑迹象的一线城市也有放松趋势。
16日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加大对职工购买首套房的贷款支持力度。将根据有关要求,调整个人账户余额认定,将原规定的个人账户余额不足2万元按照2万元计算,调整为个人账户余额不足5万元按照5万元计算。此外,贷款最高额度为120万元。 18日,广州宣布通过公积金购买90平方米以下首套自住房首付降低至两成。同时有消息称,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目前正在研究以银行放贷、公积金中心贴息的形式,缓解公积金贷款资金缺口的问题。
22日,上海市也被曝出政府正在酝酿提高公积金个贷限额。目前上海公积金个贷(含补充公积金)的规定为,单人最高可贷40万元,每户最高可贷80万元。根据讨论方案,可贷额度将一次性大幅提高50%,变为单人可贷70万元,每户最高可贷140万元。
对此,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公积金历来是房地产微调的先期部队,虽然涉及人群面不及普遍政策,但却预示着未来的政策取向。
“当前经济增长放缓压力不减,房地产业将继续为经济平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因此,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延续去行政、重市场的调控思路。”张大伟说。
目前,楼市已连续10个月下滑,部分三四线城市甚至已没有成交量,或许正是中央层面决心再度维稳房地产的原因。权威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自2015年以来,国家多个智囊团已多次到地方调研楼市形势,尤其是摸底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过年时我们就被要求回乡了解房价走势、土地出让情况、地方财政所受影响等方面。此外,除智囊团下到各省市调研,两会前各县市相关负责人也分别被叫至住建部报告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上述人士介绍。
也正是基于此,中央层面,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开表示,要提高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门槛,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简化手续,建立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各地要进一步采取公积金跨省、跨市异地支取使用的措施,使住房公积金支持居民基本住房需求。与此同时,住建部正在酝酿更大范围的关于稳定住房消费的相关文件,或涉及首套房贷、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下调方面。
张大伟表示,第四轮救市政策正在开启,高库存下预计后续会有10个左右的省市发布松绑政策,房地产政策面将继续宽松。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二线城市外持续攀升的库存量,将成为影响市场变化和地区分化的重要因素。记者 梁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