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广受争议的由荷兰德伦特博物馆保管的“肉身坐佛”已被我国文物部门认定为“被盗文物”,国家文物局正积极协调开展追索工作。
此前在欧洲巡展的“肉身坐佛”已经我国文物部门初步确认为1995年从我国福建盗出的章公祖师像,近日已从匈牙利布达佩斯博物馆撤下。昨天,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社会文物处处长金瑞国表示:国家文物局得知荷兰德伦特博物馆保管的一尊“肉身坐佛”疑似我国福建省大田县被盗文物后,高度重视,立即指导福建省文物部门开展了调查取证工作。
根据当地遗存的照片、族谱、衣冠、坐轿等物品,以及相关证人证言,现已基本确定该“肉身坐佛”就是大田县阳春村1995年被盗的宋代章公祖师像。目前,国家文物局正在梳理完善相关证据材料,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开展追索工作。孙乐琪 J245
进展
“肉身坐佛”被盗案关键证人离世
拒悉,章公祖师被盗案的关键证人目前已经离世,该案有可能成为一宗迷案。据大田县博物馆馆长陈其忠介绍,1995年章公祖师像被盗时,他曾经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过调查。据其回忆,佛像被盗发生在一个夜里,次日一名守祠堂的村民报案,警方和文博人员到现场后发现,被盗的祠堂后墙被打了一个小洞,但这个小洞并不足以把佛像拉走,因此调查人员判断这个小洞只不过是盗窃团伙为掩人耳目故意留下的,佛像应该是从祠堂前门拉走。
陈其忠称,在询问的时候,守门人支支吾吾,他认为这个守门人有可能是盗窃团伙的内应,也有可能受到盗窃人员的胁迫。调查中,守门人还说,他知道是谁盗窃了佛像,但他表示“现在不能说,百年之前再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不过目前这个守门人已经离世,但是没有把秘密说出来。
声明
荷兰藏家称 佛像被盗前出现于香港
坐佛荷兰持有者的发言人23日下午发来声明称,佛像“所有者”,是一名中国早期艺术品的狂热收藏者,从事中国艺术品收藏近30年。但声明没有提及佛像所有权争议,只是称有关佛像的科学研究还在继续。声明说,佛像“所有者”于1996年年中获得这尊佛像;佛像上一个“所有者”于1994年年末至1995年年初在香港从“一名真诚的中国艺术朋友”手上获得这尊佛像,并于1995年年中将这尊佛像从他在香港的工作室运到阿姆斯特丹的住所。
值得指出的是,声明所言佛像出现在香港的时间(1994年年末至1995年年初)和佛像抵达荷兰的时间(1995年年中)都早于中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村民发现佛像被盗的时间(1995年农历十月廿四日)。然而,这份声明并未提及上述交易的具体月份和日期,也未附加任何相关证明文件。
追访
荷兰两次归还遗骨文物
荷兰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荷兰二战劫掠艺术品归还委员会副主席范德弗利23日告诉记者,荷兰政府曾两次将人类遗骨归还给原有国。
范德弗利说,这两次归还一次是2005年向新西兰归还了一具毛利人的头骨;另一次是2009年向加纳归还了阿汉塔部族国王的头骨。但这两具头骨都不是私人收藏者的财产,而是荷兰公共机构所有。
范德弗利说,从法律角度看,私人收藏文物的所有权争议在荷兰受民法管辖,政府无权干涉私人财产。但“人类遗骸遗骨应该归还”这一伦理守则为荷兰法律界、文化界和民众普遍接受,在肉身佛像所有权争议案中,这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另外,荷兰《民法典》规定,持续、公开、非暴力、未被争议地占有他人财物满20年,可取得该物所有权。中方应在2015年至2016年之前,向荷方明确所有权争议的存在。同时,还需司法还原证据链。
(来源:北京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