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绿皮书:殡葬服务设施设备投资加大 更注重环保

2015年03月25日14:56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殡葬绿皮书:殡葬服务设施设备投资加大 更注重环保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黄小希)25日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我国殡葬服务设施设备投资力度加大,更加注重环保和服务质量。

  据介绍,遗体火化和遗物祭品焚烧是殡葬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对现运行的火化机进行更新改造和配备遗物祭品焚烧专用设备、节能减排,是政府为群众治丧提供优质殡仪环境质量的责任。

  殡葬绿皮书统计显示,2014年,福建、陕西、河北分别投资6250万元、2000万元、1454万元对火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北京市完成了24台火化机的升级改造;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扬州、盐城、镇江等设区市和东台、扬中等县安装了尾气除尘设备;近年来,河南省安排4亿多元,对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等15个市、县的殡葬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

  殡葬绿皮书主编、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李伯森指出,随着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基本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日益凸显,各级政府保障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得到强化,殡葬设施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殡仪服务质量和环保水平不断提高。

  李伯森还介绍说,各级政府将生态安葬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出台相关文件,通过将分散埋葬的骨灰改为集中安葬,将建造大墓、豪华墓、家族墓改为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给自然留下空间,给农业留下良田,给子孙留下家园。

  但殡葬绿皮书也指出,我国殡葬改革遇到阻力,殡葬理念创新不够。一方面,攀比、从众等社会心理以及殡葬业特有的精神消费特点,无形中影响着殡葬活动取向,不断对殡葬改革产生阻力和干扰;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对殡葬改革存在认识误区,改革积极性不高,推进工作迟缓,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火化率,存在火葬区划分不科学的现象。

  李伯森认为,改革不到位、片面化、碎片化,不仅没有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反而加重了资源浪费,应以新视角、新方法、新的殡葬理念,指导推动殡葬改革新实践。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