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首条市区地下铁路线在京通车 火车迷抢票“初体验”

2015年03月21日07:17  来源:中国侨网
 
原标题:内地首条市区地下铁路线在京通车 火车迷抢票“初体验”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杜燕)20日晚11时50分,中国内地第一条在市区地下修建的铁路线——北京西站至北京站之间的地下直径线正式开通,迎来首趟客运列车,也吸引了大批“火车迷”以及乘客“尝鲜”。

  根据铁路运行图,北京西站至北京站之间的地下直径线20日晚迎来的首趟客运列车是河北石家庄开往承德的K7742次列车。列车于20日23时38分到达北京西站,21日零时05分到达北京站,车票分为软卧、硬卧、硬座、无座四种,其中硬座票售价8元(人民币,下同),最贵的软卧78元,而四种车票早早被一抢而空。

  20日晚11时,在北京西站第五候车厅,记者看到大批“火车迷”迫不及待要体验这趟城市地下铁路线。火车迷“机场闪电359”20日晚上8时许从北京北部的昌平区赶至位于城市中心的北京西站。他半年前开始收集各类车票,目前已有200余张,包括已退役“绿皮车”车票等,这次自然不能错过具有纪念意义的“北京西-北京”火车票。

  “这趟车是红皮车,要8块钱,要是绿皮车,这样的距离,3块钱足矣。”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他告诉记者,自己读的能源专业,希望以后能在交通节能环保领域做些事情。

  同样来“尝鲜”的范纪平已在铁路行业工作30多年。在列车上,他拿出相机像拍摄这条地下地路线,因为通道内太黑几次未果。不过,他告诉记者,体验更重要,“我在西站买了纪念票,还在火车车票代售点购买了一张不同票面色彩的车票。”

  不一会儿,车厢内弥漫起粉尘。他向记者解释,这可能是新开通的通道内粉尘进入车厢了。

  毫不在意的他继续寻找机会抓拍通道,而来北京参加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柴姓学生则被“吓坏了”。

  在浑然不知地下铁路线开通的情况下,他在石家庄买了这趟列车的车票。他更担心“为什么有粉尘?为什么这么多摄像机和照相机在拍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突发情况?”

  当得知真相后,他笑称,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尝鲜”了。

  15分钟的行程让来自重庆达州的唐富直呼:“太快了,很方便”。他乘坐火车历时近21个小时,在20日晚9时20分到达北京西站。打算去大连务工的他,要到北京站乘车,因此花8元钱买了这趟列车票,也成为体验者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从北京西站到北京站的火车只有一趟列车运行,并且都在深夜运行。

  那么,这条铁路线能不能像普通地铁一样运营呢?北京市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北京站与北京西站两大火车站之间具体的线路开行方式还在研究中。

  据悉,这条连接北京站与北京西站的地下铁路直径线线路全长9.15公里,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历时9年多正式开通运行。修建之所以耗时如此之长,是因为该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穿越立交桥、护城河,还需要穿越3条正在运行中的地铁线路,但隧洞的施工要求沉降不能超过3毫米,工程难度非常大。此外,该线采用的12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技术也是首次尝试。

  负责人表示,地下直径线开通后,京哈、京广两大铁路大动脉将实现互联互通,像京哈线可以在北京西站设站,京广线可以在北京站设站,对于进一步完善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增强铁路运输机动灵活性,方便旅客出行均具重要意义。(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