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张杰和成都说唱歌手谢帝推出四川方言新歌《闹啥子嘛闹》,歌曲犹如四川火锅般麻辣入耳,一句“闹啥子嘛闹”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的口头禅。加之去年大张伟的京味儿方言歌曲《倍儿爽》《胡撸胡撸瓢儿》,方言流行歌曲方兴未艾。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这几位歌手和乐评人,看看这种形式到底是让人倍儿爽还是觉得闹啥子嘛闹。
方言流行歌来了
歌词里甩出方言记忆点强也好玩
从去年开始,《倍儿爽》《胡撸胡撸瓢儿》《老子明天不上班》等歌曲大热。除了北京话、四川话,此前还有过用上海话创作的《霞飞路87号》、南京话创作的《喝馄饨》等,它们总会因为亲切感或是新鲜感而引来大量的关注。
年青的一代创作者,带着对家乡话的理解和热爱,在歌曲的表现形式上玩出了创新。歌曲里会有一两句方言的口头禅或常用语,歌词记忆点突出,歌迷即使不会说,也能现学现卖地哼唱着甩出几句方言。说唱的方式、旋律轻松、歌词或诙谐幽默或简单好记,成了这类歌曲的制胜宝典。大张伟在采访中谈到自己创作习惯时,就提到他每首歌曲都会写一个记忆点,比如这首《胡撸胡撸瓢儿》。
为啥这么唱/写
张杰:清理网络污染推广可爱的四川话
张杰表示,他是在去成都的飞机上,用两个小时就创作出了四川话的《闹啥子嘛闹》。“就像读大学时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大扫除,网络污染也应该用我擅长的音乐清理一下了。用家乡四川话更容易戏剧性地表达,而且还可以推广可爱的四川话。”
《闹啥子嘛闹》歌曲点击率的不俗成绩让张杰信心大增,“听众们都很惊喜,也用了各自方言加以模仿,释放出了很多人的感受。”
在张杰看来,方言流行歌曲很有趣,有时可以表达普通话无法做到的情绪。“曾经听过中国各个地方的方言说唱,都很有趣,能够表达一些普通话无法做到的情绪,而且作为80后歌手的我,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和大家,爱自己,爱家乡的一切。”未来,张杰会继续创作四川话歌曲。“前段时间我把这首歌给美国的艺人听,他们表示很惊讶也很喜欢这首歌,咬字、节奏、制作都做到了无障碍表达。”
大张伟:北京话能加就加 年轻人接受是前提
从《倍儿爽》到《胡撸胡撸瓢儿》,大张伟在创作中尝试带有北京特色的东西,“倍儿爽”“胡撸胡撸瓢儿”等“京片子”伴着豆汁焦圈的酸爽灌入大众的耳朵。他透露,《胡撸胡撸瓢儿》的创作是为配合电影《我的早更女友》而打造的推广主题曲,歌曲传达的暖男、治愈系的味道和“胡撸胡撸瓢儿”特别合拍。“片方希望我写一首充满爱与关怀的歌曲,我就觉得挺像‘胡撸胡撸瓢儿’的感觉,这句话不仅是在安慰孩子时才会说的。最开始我提出这句的时候,有人说南方观众听不懂,后来问了一个广州人,说他们那边也有类似说法。”
大张伟的创作也小坚持。“我希望有机会能把北京的东西多用在歌里,有一点儿是一点儿。最重要的还是让年轻人喜欢。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不断让新的一拨年轻人能够接受,这才是你的文艺生命能不断延伸的根基。”
谢帝:方言也有性格 我要继续创作
一曲四川话的《老子明天不上班》,让谢帝家喻户晓。用四川话创作歌曲,在谢帝看来很自然。在他眼中,方言是有性格的。“我觉得如果平时说话都是成都话,那么说唱也应该是。如果用普通话说唱,表达不出成都有意思的方言俚语。我会一直用母语成都话来创作说唱,因为巴适得板(四川话:安逸得很,很好)。”
听起来感觉咋样
音乐人李广平:
开始是倍儿爽
实际是闹啥子嘛闹
“初听时是倍儿爽,实际上有种闹啥子嘛闹的感觉”。李广平认为,方言流行歌曲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会把部分不喜欢方言歌的歌迷吓住了。而且方言流行歌曲是地域文化的表现,不懂该方言该地的地理文化特征以及传承的历史文化,很难理解其幽默的方式和表达,难于引起心灵的震撼和感动。”他认为,方言流行歌曲带给歌迷更多的是一种新鲜感,这类歌曲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种存在是好事,但是不会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音乐人宋柯:
应多元到有地域之分
宋柯表示,他在担任选秀评委的时候,曾经听过云南话的作品,也听过用青岛话演唱的Hip-hop。“我们作为业内人士听到很多地域上很有意思的作品,陕西话、云南话、东北话。”这类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是好事。
他认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应该开始多元化到有地域之分。“未来,流行音乐在多元化发展、市场更成熟的时候,应该是地域化的。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音乐,不管是嘻哈、摇滚乐,还是流行音乐都有非常大的不同,乡村音乐也分得州的、肯塔基的,这些音乐和当地的地域甚至包括一些口音,会形成一种很强烈不同的音乐风格。大张伟的那首《胡撸胡撸瓢儿》还是挺北京风格的,里边用了一些所谓的俚语,但是它传达的情感让北京孩子一听就明白,可能别的地方的人听不明白,但要是告诉他们北京话管‘胡撸脑袋’叫‘胡撸胡撸瓢儿’,这对文化交互有良好的作用。”宋柯表示,中国的地域辽阔,不会受到一种音乐风格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方言流行歌曲更加接地气,更加让人觉得流行音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听起来更有趣,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补课时间 方言歌词听懂了吗
《倍儿爽》
“倍儿爽”,北京话里面的“倍儿”有很、非常、特别的意思,可以组词“倍儿棒”“倍儿好吃”。说“倍儿”的时候,可以伸出大拇哥声情并茂,这就齐活了。再多说一句,也不是所有北京话的结尾都是儿化音的。
《胡撸胡撸瓢儿》
“瓢儿”是脑袋,“胡撸胡撸瓢儿”就是摸摸头的意思。北京孩子小时候如果吓着了、磕着了,大人都会一边摸着孩子的脑袋,一边说:“胡撸胡撸瓢儿,吓不着”。一直循环反复这句话,直到孩子不哭了。
《闹啥子嘛闹》
“闹啥子嘛闹”在四川话里是别闹了的意思,用四川话的转折调调讲出来别有一番滋味。
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胡噜”是正确写法。但因为大张伟的歌名是《胡撸胡撸瓢儿》,所以全文均引用此写法。
京华时报记者侯艳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