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3月19日清晨6时,经过35天海上航行和作业,执行中国大洋34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顺利返回毛里求斯在路易港锚地等待靠港。中国经济网记者 鲍晓倩 摄
中国经济网毛里求斯3月19日讯(记者 鲍晓倩)船只、岸线、陆地……当地时间3月19日清晨6时,在海上航行、作业35天后,执行中国大洋34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顺利抵达毛里求斯路易港锚地。“大洋一号”于3月15日完成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各项调查任务,从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返航毛里求斯。
根据我国2011年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15年合同期内,我国享有西南印度洋脊1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专属勘探权。大洋34航次是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之后开展的第二个大洋调查航次,也是我国大洋协会制定《合同区硫化物一般勘探工作规划》后的第一个大洋航次。
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于2015年2月13日从毛里求斯路易港起航,2月17日晚间抵达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合同区开始调查作业,实际作业22天,避风3天。第三航段作业集中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勘探硫化物合同区,主要开展了综合热液异常拖曳探测、中深钻取样、电视抓斗取样、瞬变电磁法探测、近底磁力仪探测和小角度多波束地形、重力等调查作业。
“本航段安全、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大洋34航次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第三航段通过12条常规和加密综合异常拖曳探测,新发现1个大范围分布硫化物区和9个热液异常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电法、近底磁力和热液异常探测,取得较好的磁力和视电阻率异常数据;在3个站位完成4个钻孔,获得了热液活动岩心序列;在7站位的电视抓斗作业获得样品;并进行了微生物分离、大型底栖生物分类鉴定和了生物采集。
“大洋一号”船长曹业政介绍,3月20日“大洋一号”将靠港,并做好下一航段的备航准备,届时,第三航段科考队员将与第四航段科考队员交接。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