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自拍杆的“流行”与“遭禁”

2015年03月19日08:2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且说自拍杆的“流行”与“遭禁”

  爱自拍者越来越多,无奈一个手臂的距离太短,见人不见景,愁煞人也。“神棍”的出现,拯救了大批自拍爱好者。无论你是想“对影成三人”,还是“相看两不厌”,自拍杆都会如你所愿,而免求于他人。

  【流行】

  去年以来,被称为“自拍神棍”的自拍杆迅速蹿红,具有风靡全球之势成为朋友圈的新宠。旅游景点,街头商场,甚至两会会场,都可见此“神棍”的踪影。

   街头自拍风

去年夏日,自拍杆走红韩国街头。(图片来自新华社)

   会场自拍风

  2015年两会,小小的自拍杆大大“火了”一把。会场内外,时常可见其踪迹。(图片来自新华社)

  【遭禁】

  不过,“自拍神棍”最近也有点烦心事。据报道,风头正劲的自拍杆近日在英、美、法、韩等多国的博物馆被禁用。国内博物馆虽暂无明确规定,但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均明确表示,不允许参观者带自拍杆进入博物馆,认为其可能碰触到其他参与者或威胁文物安全。故宫博物院也称,若发现在狭窄密集区域使用自拍杆,工作人员会予以制止。宫里不能随意挥“杆”了,乐极生悲,事情往往是这样,囧。

  具有风靡全球之势的自拍杆开始在多个国家不同场所经历着被说“不”的尴尬。(图片来自广州日报、北京晚报)

   封杀之痛,是否会被理解?

  知名博主“博物达人”曹伟表示,在博物馆内拍照有利于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但要注意方式。笨重的三脚架有可能伤及文物,而闪光灯也有损文物的保存,类似设备都不应在展厅内使用。退一步讲,展厅内灯光昏暗,也根本不适合人像摄影,因此,对博物馆向自拍杆说“不”可以理解。>>

  文博专家高先生表示,在博物馆里举杆自拍,首先破坏了安静的欣赏氛围,发出的声响也会影响其他参观者欣赏文物的状态。“博物馆与景点不同,去景点是放松休闲,来博物馆主要是学习、欣赏传统文化。”>>

  【贴士】

  在网上输入“自拍礼仪”的英文单词,会看到世界网友总结的各种规则。无论是否被禁止,遵守点规则还是有用的。

   “自拍礼仪”

   不要在人多、狭窄的地方用自拍杆,特别是室内。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自拍杆,请接受这个事实。

  如果手机还架在自拍杆上,不要打电话。

  如果自拍照中会出现别人,请征得他人许可。

  安全第一。比如,你认为自己在高速路上开车很酷,但这时架起自拍杆,不仅自己危险,还可能危及他人。

  体现尊重和涵养。如果你在大屠杀纪念馆里大肆自拍,会显得对遇难者并不尊重。>>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