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位女性驻华大使履新 29年前在中国教英语

2015年03月19日08:11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英国首位女性驻华大使履新 29年前在中国教英语

昨日,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百纳在记者会上。

  吴百纳系中英建交以来首位女性英国驻华大使;就英国加入亚投行,她表示申请还未正式通过,出资额尚未确定

  自1972年以来,英国驻华大使中首次出现了女性面孔。18日,新任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在英国驻华大使官邸举行了上任后的首次记者会。

  期待加强中英双边经贸

  18日上午,吴百纳的记者会开场白是“中英两国在羊年已有了非常好的开头”。她指的是3月初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对中国的访问,这是近三十年来英国王室成员首次访华。

  促进经贸关系仍是吴百纳的工作重点,吴百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英贸易额相比中德仍有巨大差距(2013年突破1600亿美元),但她深信中英经贸有巨大的潜力。

  亚投行英国出资额尚未确定

  英国近日申请加入由中国倡导的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第一个申请加入的西方主要国家。当天的发布会上,亚投行问题也成为热点。

  谈到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机”,吴百纳说,英国希望能够在亚投行的创始阶段就参与其中,制定规则并分享经验。吴百纳说,英国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面经验丰富,更有多年参与国际和区域性金融机构的经验,希望能分享专业知识,帮助亚投行成为此类金融机构中的领导者。

  英国加入亚投行的消息令其盟友美国不满,后者担心亚投行可能会挑战由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地位。对此,吴百纳认为,亚太地区如此广阔,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缺口,完全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亚投行和其他国际或者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平共存。

  至于在亚投行中英国的出资额,吴百纳则表示,英国现在还处于申请阶段,还没有被正式通过,因此出资额此刻尚没有确定。

  ■ 人物

  29年前曾在中国教英语

  “吴百纳”中文名来自熟悉中国的伦敦老师

  18日的发布会上,吴百纳用中文做了十分钟的介绍。

  作为首位英国驻华女大使,吴百纳履新之前已经备受关注,被认为是英国外交界的“中国通”。英国媒体称,吴百纳是英国外交部为数不多拥有丰富中国经验的外交官。

  在记者会上,吴百纳用中国的三足鼎比喻中英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文交往是中英双边关系的三个支柱,如果这三者都发展良好,我们的关系就会非常稳固,这也是我在任期内的重点。”

  吴百纳和中国的缘分已近30年之久。年轻的吴百纳对中国充满兴趣,1986年就来到中国,先后在武汉和南开大学教了两年英语。她说自己从那时候开始了解了中国。

  1994年吴百纳加入英国外交部,此后分别在中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工作过。2003年至2009年,吴百纳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工作,先后任政治参赞和公使,曾在英国外交部担任经济与领事司司长。

  吴百纳说,自己的中文名字是伦敦一位熟悉中国文化的老师给她取的。外交部长王毅此前表示,期待吴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的发展。吴百纳说,“希望我自己能够不负这个名字。” (记者高美)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