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扩进口将成今年外贸着力点

2015年03月18日06:11  
 
原标题:商务部:扩进口将成今年外贸着力点

  经济日报北京3月18日讯 (记者 亢舒)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7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年前2个月出口增速大幅波动,1月下降3.2%,2月增长48.9%。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及内需疲弱的拖累下,全国进口增速持续放缓,1月、2月分别下降19.7%和20.1%。

  沈丹阳说,初步分析,2月份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3个:季节性因素;主要发达国家的外需出现回暖;政策性因素。

  由于出口增速加大,进口又持续低迷,导致贸易顺差扩大。

  “关于扩大进口,这是一个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沈丹阳说,“中国政府不仅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相反,过去几年一直在想方设法促进进口增长。”

  沈丹阳特别指出,中国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进口规模已经近2万亿美元,比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时的进口额增长了8倍,已经连续5年居世界第二位。

  沈丹阳说,因为我国出口增长更快,所以贸易顺差仍然很大。因此,扩大进口仍将是今年中国外贸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沈丹阳进一步分析认为,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要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定国内需要的资源进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费者进口,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这些正是今年扩大进口、维持贸易平衡的主要努力方向和措施。

  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特征还体现在一般贸易好于整体。前2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21473亿元,下降0.8%;加工贸易进出口11583亿元,下降4.3%。

  中西部地区保持快速增长。前2个月,中部地区进出口2896亿元,西部地区进出口3230亿元,分别增长11.3%和6.4%。东部地区进出口31755亿元,下降3.8%。

  此外,民营企业增势不减。前2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3931亿元,增长3.3%,其中出口增长29.6%,对出口增量贡献78.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